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4页 |
·课题背景及和意义 | 第14-16页 |
·双层金属靶防护性能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6-21页 |
·实验研究 | 第16-19页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9-20页 |
·解析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21页 |
·Taylor 杆变形和断裂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21-26页 |
·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研究现状的分析 | 第23-26页 |
·金属弹靶断裂行为数值模拟分析与断裂准则 | 第26-31页 |
·金属弹靶常见的断裂模式 | 第26-27页 |
·延性断裂的理论背景 | 第27-30页 |
·数值模拟预报弹靶断裂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30-3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2章 7A04-T6 铝合金的本构关系和断裂准则 | 第34-58页 |
·引言 | 第34页 |
·基于J-C 的本构关系 | 第34-46页 |
·常温下的本构关系 | 第36-4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应变率的影响 | 第43-46页 |
·基于J-C 的断裂准则 | 第46-55页 |
·应力三轴度的影响 | 第46-5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应变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3章 双层金属靶的抗侵彻性能 | 第58-84页 |
·引言 | 第58页 |
·大间隙双层金属靶的抗侵彻性能 | 第58-70页 |
·实验研究 | 第58-65页 |
·数值模拟研究 | 第65-70页 |
·接触式双硬度金属靶的抗侵彻性能 | 第70-82页 |
·实验研究 | 第70-78页 |
·硬度叠放次序影响双硬度靶抗侵彻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4章 低延性Taylor 杆的变形和断裂 | 第84-108页 |
·引言 | 第84页 |
·7A04-T6 铝和高强38CrSi 钢Taylor 杆变形和断裂行为的实验研究 | 第84-90页 |
·实验装置和概况 | 第84-85页 |
·变形和断裂模式 | 第85-90页 |
·两种材料Taylor 杆变形和断裂模式的比较 | 第90页 |
·Taylor 杆断裂模式数值模拟预报与断裂准则选取 | 第90-101页 |
·MJC 断裂准则 | 第91-92页 |
·C-L 断裂准则 | 第92-94页 |
·常应变断裂准则 | 第94-96页 |
·最大剪应力断裂准则 | 第96-98页 |
·最大主应力断裂准则 | 第98-100页 |
·断裂准则预报能力的分析 | 第100-101页 |
·7A04-T6 铝合金Taylor 杆裂纹开裂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01-107页 |
·镦粗变形 | 第101-102页 |
·剪切开裂 | 第102-105页 |
·破碎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5章 延性对Taylor 杆变形和断裂的影响 | 第108-130页 |
·引言 | 第108页 |
·低强38CrSi 钢Taylor 杆变形和断裂的实验研究 | 第108-113页 |
·实验装置和概况 | 第108-10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0页 |
·变形和断裂模式 | 第110-113页 |
·延性对Taylor 杆变形和断裂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变形和断裂模式 | 第113-115页 |
·剪切开裂实验现象的比较 | 第115页 |
·两种延性38CrSi 钢Taylor 杆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15-129页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115-118页 |
·断裂模式 | 第118-120页 |
·低强38CrSi 钢弹体裂纹开裂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20-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结论 | 第130-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个人简历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