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名称简写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5页 |
·超分子化学概念简述 | 第15-16页 |
·金属有机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超分子异构 | 第20-23页 |
·萘二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第二章 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相关的原位反应 | 第35-52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6页 |
·配体的合成和构象 | 第36-37页 |
·配合物合成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配体L1 与甲醇共晶的结构 | 第38-39页 |
·配体L1 与锰离子形成的两个(4, 4) 网结构 | 第39-41页 |
·配体L3 与锰配合物共晶的结构 | 第41-42页 |
·配体L4 与锰离子形成的一维链结构 | 第42-44页 |
·配合物的谱学研究 | 第44-48页 |
·配合物电喷雾质谱研究 | 第44-46页 |
·配合物核磁氢谱研究 | 第46-48页 |
·原位反应步骤的探索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三章 铜不饱和配位的配合物单晶到单晶转化与吸附性能 | 第52-67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3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53页 |
·配体的合成与构象 | 第53-54页 |
·配合物合成 | 第54-5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5-63页 |
·对配合物4 的表征 | 第55-58页 |
·配合物4 单晶到单晶的结构转化 | 第58-61页 |
·配合物5 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第四章 新拓扑42.63.8 网结构配合物的单晶转化和吸附性能 | 第67-86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8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68页 |
·配体的合成与构象 | 第68-69页 |
·配合物合成 | 第69-7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对配合物的表征 | 第70-74页 |
·配合物7 加热到100℃相应单晶到单晶转化 | 第74页 |
·配合物7 加热到150℃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相应单晶到单晶转化 | 第74-75页 |
·配合物7 加热到150℃后,浸泡在甲醇溶剂中1 天,相应单晶到单晶转化 | 第75-76页 |
·配合物7 加热到150℃后,浸泡在乙醇溶剂中1 天,相应单晶到单晶转化 | 第76-77页 |
·配合物11 浸泡在甲醇溶剂中1 天,相应单晶到单晶转化 | 第77-78页 |
·配合物单晶转化小结 | 第78-79页 |
·配合物8 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第五章 配体引导的超分子自组装与性能的研究 | 第86-111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实验部分 | 第87-9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7页 |
·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87页 |
·配体的合成与构象 | 第87-88页 |
·配合物合成 | 第88-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0页 |
·中心金属锰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 第91-94页 |
·中心金属镉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 第94-96页 |
·中心金属钴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 第96-100页 |
·配合物的谱学研究 | 第100-102页 |
·粉末衍射 | 第100-101页 |
·热重分析 | 第101-102页 |
·配合物的荧光和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 第102-103页 |
·荧光性能 | 第102-103页 |
·气体吸附性能 | 第103页 |
·小结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1 总结 | 第111-112页 |
2 展望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附录I: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及会议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