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发电厂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 第9-15页 |
|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ECS) | 第16-29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结构、功能和控制设备 | 第16-18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结构 | 第16-17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功能 | 第17-18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控制设备 | 第18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纳入DCS 的控制水平及技术要求 | 第18-19页 |
| ·机组自启停控制的要求 | 第18-19页 |
| ·厂用电源系统控制的要求 | 第19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的实现模式 | 第19-28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接入DCS 的模式 | 第20-21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接线方式的优化比选 | 第21-28页 |
| ·“硬接线+通讯”方式接入DCS 系统 | 第22-24页 |
| ·“保留关键硬接线+通讯”方式接入DCS 系统 | 第24-26页 |
| ·“完全采用通信方式”方式接入DCS 系统 | 第26-28页 |
| ·电气监控系统(ECS)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国电霍州电厂工程概述 | 第29-37页 |
| ·工程概述 | 第29-30页 |
| ·电气系统简介 | 第30页 |
| ·500KV 系统接线及起备电源引接 | 第30页 |
| ·发电机-主变压器系统接线 | 第30页 |
| ·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 第30页 |
|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第30-37页 |
| ·主变压器 | 第30-31页 |
| ·500kV 设备 | 第31页 |
| ·220kV 设备 | 第31-32页 |
| ·10kV 厂用电系统 | 第32-35页 |
| ·厂用电系统及负荷分类 | 第32-33页 |
| ·厂用电电压等级 | 第33-34页 |
| ·厂用电接线形式 | 第34-35页 |
| ·事故保安电源 | 第35-36页 |
| ·交流不停电电源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国电霍州电厂电气监控系统(ECS)的设计 | 第37-49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设计思想 | 第37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结构 | 第38-40页 |
| ·间隔层 | 第38-39页 |
| ·通讯管理层 | 第39页 |
| ·站控层 | 第39-40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纳入DCS 的控制范围 | 第40页 |
| ·单元机组电气部分 | 第40页 |
| ·公用电气部分 | 第40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主要控制逻辑 | 第40-43页 |
| ·高压厂用启动/备用变压器控制逻辑 | 第41-42页 |
| ·10kV 高压厂用电源控制逻辑 | 第42-43页 |
| ·380V 低压厂用电源控制逻辑 | 第43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实现模式 | 第43-44页 |
| ·国电霍州电厂ECS 的控制、信号 | 第44-45页 |
| ·国电霍州发电厂 ECS 保护及自动装置 | 第45-47页 |
| ·国电霍州电厂GPS 对时系统 | 第47页 |
| ·国电霍州电厂 ECS 与生产实时系统/MIS/SIS 之间的联接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