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终端中定位导航子系统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智能交通综合终端总体设计 | 第16-24页 |
2.1 智能交通综合终端功能需求分析 | 第16页 |
2.2 智能交通综合终端总体结构设计 | 第16-19页 |
2.2.1 终端整体结构 | 第16-17页 |
2.2.2 功能模块介绍 | 第17-19页 |
2.3 智能交通综合终端定位导航子系统 | 第19-21页 |
2.3.1 定位导航子系统基本功能模块 | 第19-20页 |
2.3.2 定位导航子系统实现流程 | 第20-21页 |
2.4 定位导航子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第21-23页 |
2.4.1 GPS卫星定位技术 | 第22页 |
2.4.2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 第22-23页 |
2.4.3 定位导航技术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定位导航子系统地图匹配算法研究 | 第24-48页 |
3.1 传统地图匹配算法概述 | 第24-28页 |
3.1.1 根据使用到的信息划分 | 第24-27页 |
3.1.2 根据采样点的范围划分 | 第27-28页 |
3.1.3 根据采样点的频率划分 | 第28页 |
3.2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地图匹配算法 | 第28-34页 |
3.2.1 GPS定位数据预处理 | 第29-30页 |
3.2.2 判断车辆所在路段路网结构 | 第30-32页 |
3.2.3 改进算法的综合匹配度计算 | 第32-34页 |
3.2.4 检测与修正错误 | 第34页 |
3.3 特殊路段地图匹配算法 | 第34-39页 |
3.3.1 并行路段 | 第34-36页 |
3.3.2 相交路段 | 第36-38页 |
3.3.3 隧道路段 | 第38-39页 |
3.4 算法总体实现流程 | 第39-40页 |
3.5 算法仿真分析 | 第40-47页 |
3.5.1 仿真数据获取 | 第40-42页 |
3.5.2 仿真结果实现 | 第42-45页 |
3.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定位导航子系统最优路径算法研究 | 第48-66页 |
4.1 最优路径问题 | 第48-49页 |
4.2 经典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概述 | 第49-52页 |
4.2.1 算法基本思想 | 第49-50页 |
4.2.2 数据存储结构 | 第50-52页 |
4.3 改进的Dijkstra算法研究 | 第52-55页 |
4.3.1 数据存储结构优化 | 第52-53页 |
4.3.2 算法结构优化 | 第53-55页 |
4.4 路段权值的计算 | 第55-58页 |
4.4.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第55-56页 |
4.4.2 计算综合权值 | 第56-58页 |
4.5 最优路径搜索算法仿真分析 | 第58-65页 |
4.5.1 改进Dijkstra算法仿真结果 | 第58-63页 |
4.5.2 传统Dijkstra算法实现结果 | 第63-64页 |
4.5.3 改进算法的效率分析与对比 | 第64-65页 |
4.5.4 系统实现部分代码 | 第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6页 |
5.2 课题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