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0-14页 |
·主要研究文献述评 | 第14-16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页 |
·研究的结构与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信托公司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第17-31页 |
·信托公司设立的法律制度 | 第18-23页 |
·基本条件 | 第18页 |
·注册资本 | 第18-19页 |
·股东资格 | 第19-21页 |
·从业人员 | 第21-22页 |
·申请审批程序 | 第22-23页 |
·信托公司业务范围的法律制度 | 第23-26页 |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 | 第23-24页 |
·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 | 第24页 |
·受托境外理财业务 | 第24-25页 |
·外汇业务 | 第25页 |
·衍生金融产品交易业务 | 第25-26页 |
·信托公司市场准入的立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我国信托公司市场准入立法历程总结 | 第26-28页 |
·当前信托公司市场准入的立法局限 | 第28-30页 |
·信托公司市场准入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30-31页 |
第3章 信托公司业务经营的法律制度 | 第31-46页 |
·信托公司的职责 | 第32-34页 |
·管理信托财产 | 第33页 |
·处理信托事务 | 第33-34页 |
·信托公司的权利 | 第34-38页 |
·报酬请求权 | 第35-36页 |
·费用偿还请求权 | 第36-37页 |
·债务清偿请求权 | 第37-38页 |
·信托公司的义务 | 第38-44页 |
·忠实义务 | 第38-39页 |
·谨慎义务 | 第39-40页 |
·亲自管理义务 | 第40-41页 |
·分别管理义务 | 第41-42页 |
·公平对待义务 | 第42页 |
·信息披露义务 | 第42-43页 |
·保守秘密义务 | 第43-44页 |
·信托公司的责任 | 第44页 |
·信托公司业务经营的主要法律问题及对策 | 第44-46页 |
第4章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 | 第46-55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主要方式之一:解散 | 第46-48页 |
·信托公司解散的法律依据与基本程序 | 第47-48页 |
·信托公司解散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48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主要方式之二:撤销 | 第48-50页 |
·信托公司撤销的法律依据与基本程序 | 第48-49页 |
·信托公司撤销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49-50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主要方式之三:破产 | 第50-52页 |
·信托公司破产的法律依据与基本程序 | 第50-51页 |
·信托公司破产的主要法律问题 | 第51-52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其他方式 | 第52-53页 |
·暂停业务或限制股东权利 | 第52页 |
·实行接管或督促机构重组 | 第52页 |
·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金融许可证 | 第52-53页 |
·信托公司的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 第53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法治思考和设想 | 第53-55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法治思考 | 第53-54页 |
·信托公司市场退出的法治设想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60页 |
·主要的立法建议 | 第55-58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58-59页 |
·本文的不足与完善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