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结构理论论文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上限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引言第9页
   ·隧道围岩压力理论第9-12页
   ·隧道深浅埋的划分第12-13页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研究现状第13-18页
     ·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国内研究情况介绍第14-16页
     ·国外研究情况介绍第16-18页
   ·本文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第19-25页
   ·引言第19-20页
   ·线性破坏准则第20页
   ·非线性破坏准则第20-22页
   ·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应用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极限分析原理第25-35页
   ·引言第25-26页
   ·极限分析的基本概念第26-28页
     ·静力容许的应力场第26页
     ·机动容许的位移速度场第26-27页
     ·速度间断面第27-28页
   ·极限分析的基本假设第28-29页
     ·理想弹塑性假设第28-29页
     ·小变形假设第29页
   ·屈服准则与流动法则第29-31页
     ·屈服准则第29页
     ·流动法则第29-31页
   ·虚功方程与虚功率方程第31-32页
   ·极限分析上、下限定理第32-34页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第32-33页
     ·极限分析下限定理第33-34页
     ·上限定理的应用条件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分析第35-52页
   ·引言第35页
   ·围岩压力上限分析第35-38页
     ·上限法的计算步骤第35-36页
     ·破坏模式第36-38页
   ·围岩压力计算第38-50页
     ·破坏模式1(P1)第38-43页
     ·破坏模式2(P2)第43-47页
     ·破坏模式3(P3)第47-50页
   ·极限分析上限解的求解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上限解的优化及结果分析第52-72页
   ·优化理论第52-60页
     ·最优化问题的基本理论第52-53页
     ·拟牛顿法第53-54页
     ·遗传算法第54-56页
     ·序列二次规划法(SQP)第56-58页
     ·SQP法在Matlab中的实现第58-60页
   ·对比分析第60-63页
     ·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第60-61页
     ·与实际工程对比第61-62页
     ·P1、P2、P3之间比较第62-63页
   ·各参数对围岩压力q的影响第63-69页
     ·非线性系数m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第63-64页
     ·系数K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第64-65页
     ·初始粘聚力c_0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第65-66页
     ·σ_t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第66-67页
     ·隧道埋深H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第67-68页
     ·隧道跨度h对围岩压力的影响第68-69页
   ·优化后的破坏模式分析第69-71页
     ·非线性系数m对破裂面位置的影响第69-70页
     ·初始粘聚力c_0对破裂面位置的影响第70页
     ·σ_t对破裂面位置的影响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Hoek-Brown准则下围岩压力上限分析第72-81页
   ·Hoek-Brown准则的应用第72-73页
     ·Hoek-Brown准则的应用条件第72页
     ·Hoek-Brown准则的应用情况第72-73页
   ·Hoek-Brown与Mohr-Coulomb参数之间的等效转换第73-74页
   ·Hoek-Brown准则上限分析结果第74-78页
     ·GSI对上限解的影响第74-75页
     ·m_i对上限解的影响第75-76页
     ·σ_(ci)对上限解的影响第76-78页
   ·Hoek-Brown准则下优化后的破坏模式分析第78-80页
     ·GSI对破裂面位置的影响第78页
     ·m_i对破裂面位置的影响第78-79页
     ·σ_(ci)对破裂面位置的影响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结论第81页
   ·创新第81-82页
   ·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91页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1页
 二、公开发表的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货共线铁路大跨径连续梁桥动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施工阶段四肢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