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 第12页 |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及症状 | 第12-13页 |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 | 第13页 |
·奶牛乳腺炎的防治 | 第13-14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的危害 | 第14-15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疫苗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疫苗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全菌灭活疫苗 | 第15-16页 |
·减毒活疫苗 | 第16页 |
·单位疫苗 | 第16-17页 |
·DNA疫苗 | 第17-18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ECMBPs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ECMBPs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工程疫苗靶基因的应用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31页 |
·ClfA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 | 第23-27页 |
·金黄色葡萄球菌J9株总DNA的提取 | 第23页 |
·ClfA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第23-24页 |
·基因的回收与纯化 | 第24页 |
·质粒的小量制备 | 第24页 |
·质粒的转化 | 第24页 |
·ClfA克隆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24页 |
·pET-28 a(+)-ClfA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24-25页 |
·重组表达质粒pET-28 a(+)-ClfA的诱导表达及亲和纯化 | 第25-26页 |
·Western blot鉴定ClfA蛋白His-tag | 第26页 |
·Western blot鉴定ClfA蛋白免疫原性 | 第26-27页 |
·抗原表位分析 | 第27页 |
·重组质粒pET-28 a(+)-Cna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分析 | 第27页 |
·Cna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亲和纯化 | 第27页 |
·Western blot鉴定Cna蛋白免疫原性 | 第27页 |
·抗原表位分析 | 第27页 |
·ClfA和Cna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效应研究 | 第27-31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7页 |
·疫苗的制备 | 第27-28页 |
·免疫程序 | 第28页 |
·小鼠免疫血清IgG效价测定 | 第28页 |
·小鼠免疫血清IgG1/IgG2a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哺乳小鼠乳腺内灌注金黄色葡萄球菌攻毒试验及乳腺细菌计数 | 第28-29页 |
·免疫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识别试验 | 第29-30页 |
·免疫血清调理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 | 第30页 |
·小鼠乳腺匀浆细胞因子的测定 | 第30-31页 |
·小鼠乳腺病理组织切片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ClfA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31页 |
·重组表达质粒pE-T28 a(+)-ClfA的鉴定 | 第31-32页 |
·Clf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 第32页 |
·两种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亲和纯化SDS-PAGE鉴定 | 第32-34页 |
·Western blot鉴定蛋白His-tag及免疫原性 | 第34-35页 |
·抗原表位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ClfA抗原表位分析结果 | 第35-36页 |
·Cna抗原表位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小鼠血清IgG含量 | 第37-38页 |
·小鼠血清IgG1/IgG2a含量 | 第38-39页 |
·攻毒后乳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计数 | 第39-40页 |
·小鼠免疫血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活性 | 第40-41页 |
·免疫血清调理中性粒细胞吞噬结果 | 第41-42页 |
·小鼠乳腺匀浆IL-4,IL-6含量 | 第42-43页 |
·小鼠乳腺病理组织切片结果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49页 |
·粘附素ClfA和Cna是S.aureus重要的毒力因子 | 第45页 |
·ClfA和Cna的免疫原性分析 | 第45-46页 |
·ClfA单位疫苗和Cna亚单位疫苗免疫效应分析 | 第46-47页 |
·小鼠乳腺炎模型的构建 | 第47页 |
·佐剂的选用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