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让步提示的同步自动协商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36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6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自动协商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 第31-3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33-36页 |
2 新型同步自动协商协议的构建) | 第36-53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协商协议的基本模型 | 第37-39页 |
·协商协议的运行 | 第39-43页 |
·协商协议的规则 | 第43-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3 多对多和多属性自动协商协议的构建 | 第53-84页 |
·引言 | 第53-55页 |
·多方对多方协商协议的构建 | 第55-67页 |
·多属性自动协商协议的构建 | 第67-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4 自动协商协议下的Agent协商策略 | 第84-105页 |
·引言 | 第84-85页 |
·买方Agent的协商策略分析 | 第85-93页 |
·卖方Agent协商策略分析 | 第93-101页 |
·协议输出的结果分析 | 第101-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5 自动协商协议机制的对比实验 | 第105-119页 |
·引言 | 第105页 |
·对比实验的设计 | 第105-11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11-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3页 |
·全文总结 | 第119-121页 |
·研究展望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6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6-137页 |
附录2 发表论文与学位论文章节对应关系 | 第137-138页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