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简述 | 第15-23页 |
1.2.1 传统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15-20页 |
1.2.2 催化剂失活 | 第20-22页 |
1.2.3 本课题组的工作 | 第22-23页 |
1.3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第23-25页 |
1.4 催化剂的评价 | 第25页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7页 |
2.1 原料与仪器 | 第27-29页 |
2.1.1 实验所用原料 | 第27-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2.2.1 溶胶凝胶法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2.2.2 完全液相法催化剂制备 | 第30页 |
2.2.3 (共)沉淀催化剂制备 | 第30页 |
2.2.4 共沉淀催化剂的石蜡热处理工艺 | 第30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第30-33页 |
2.3.1 活性评价装置流程 | 第31页 |
2.3.2 活性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2.3.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32-33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33-37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第33页 |
2.4.2 氨程序升温脱附质谱检测(NH_3-TPD-Mass) | 第33-35页 |
2.4.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35-36页 |
2.4.4 X光电子能谱(XPS) | 第36页 |
2.4.5 透射电镜(TEM) | 第36页 |
2.4.6 N_2吸附测定比表面和孔分布 | 第36页 |
2.4.7 热重-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完全液相法Al基催化甲醇脱水合成二甲醚研究 | 第37-55页 |
3.1 二甲醚的用途 | 第37-39页 |
3.2 甲醇催化脱水制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39-42页 |
3.2.1 γ-Al_2O_3系列 | 第40-41页 |
3.2.2 分子筛系列 | 第41-42页 |
3.2.3 其它甲醇脱水催化剂 | 第42页 |
3.3 催化剂制备 | 第42-43页 |
3.4 催化剂评价结果 | 第43-47页 |
3.4.1 稳定性检验 | 第43-44页 |
3.4.2 载气流量对甲醇脱水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3 反应温度对甲醇脱水转化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4 完全液相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46-47页 |
3.5 催化剂表征 | 第47-53页 |
3.5.1 催化剂XRD表征 | 第47-48页 |
3.5.2 XPS表面元素分析结果 | 第48-50页 |
3.5.3 N_2吸附测定催化剂织构性质 | 第50-52页 |
3.5.4 甲醇脱水催化剂NH_3-TPD-Mass表征 | 第52-53页 |
3.6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完全液相Cu-Zn-Al催化剂催化CO加H_2 | 第55-79页 |
4.1 一氧化碳加氢概况 | 第55-57页 |
4.2 催化剂制备 | 第57页 |
4.2.1 不同铝含量系列完全液相法催化剂 | 第57页 |
4.2.2 不同方法制备Cu-Zn-Al催化剂 | 第57页 |
4.3 铝含量对完全液相催化剂的影响 | 第57-65页 |
4.3.1 不同铝含量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第58-59页 |
4.3.2 不同铝含量Cu-Zn-Al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59-65页 |
4.4 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对比研究 | 第65-76页 |
4.4.1 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评价结果 | 第65-66页 |
4.4.2 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66-76页 |
4.5 小结 | 第76-79页 |
第五章 完全液相催化剂碳物种的考察 | 第79-95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催化剂制备 | 第79页 |
5.3 热重研究 | 第79-82页 |
5.4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研究 | 第82-85页 |
5.5 完全液相催化剂程序升温热导及质谱检测 | 第85-91页 |
5.6 残存碳物种处理 | 第91-93页 |
5.6.1 催化剂命名 | 第92页 |
5.6.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92-93页 |
5.6.3 不同抽提处理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93页 |
5.7 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以丙三醇为液相热处理介质制备完全液相催化剂 | 第95-113页 |
6.1 引言 | 第95-97页 |
6.2 不同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97-104页 |
6.2.1 催化剂制备 | 第97页 |
6.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97-99页 |
6.2.3 不同热处理温度R系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第99-104页 |
6.3 PVP加入方式的对比 | 第104-111页 |
6.3.1 催化剂制备 | 第104页 |
6.3.2 不同PVP加入方式系列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第104-105页 |
6.3.3 不同PVP加入方式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105-111页 |
6.4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113-115页 |
7.1 结论 | 第113-114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14页 |
7.3 建议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