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符号清单 | 第17-2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4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43页 |
1.2.1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2.2 高转速柱塞泵研究进展 | 第29-39页 |
1.2.3 电机泵转速排量复合控制及一体化设计 | 第39-4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1.4 研究难点 | 第44-46页 |
第2章 高转速电机泵统一数学模型 | 第46-84页 |
2.1 高转速电机泵周期性分析 | 第46-56页 |
2.1.1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 | 第48-50页 |
2.1.2 高转速斜盘式柱塞泵 | 第50-56页 |
2.2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特性分析 | 第56-66页 |
2.2.1 磁动势及感应电动势 | 第56-59页 |
2.2.2 线圈输出力/力矩增益 | 第59-65页 |
2.2.3 齿槽转矩脉动 | 第65-66页 |
2.3 高转速柱塞泵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66-75页 |
2.3.1 斜盘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67-70页 |
2.3.2 旋转组件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70-75页 |
2.4 电机泵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75-83页 |
2.4.1 电机输出力/力矩 | 第75-79页 |
2.4.2 斜盘式柱塞泵振动特性 | 第79-83页 |
2.5 小结 | 第83-84页 |
第3章 基于谐波的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设计方法 | 第84-110页 |
3.1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设计 | 第84-87页 |
3.2 电机磁场子区域解析模型 | 第87-97页 |
3.2.1 磁场控制方程及求解方法 | 第87-90页 |
3.2.2 磁场子区域解析模型 | 第90-97页 |
3.3 基于谐波的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设计方法 | 第97-103页 |
3.3.1 电机结构参数选取原则 | 第98-99页 |
3.3.2 性能参数与磁场参数/谐波映射 | 第99-103页 |
3.4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实例 | 第103-108页 |
3.4.1 数值仿真 | 第104-106页 |
3.4.2 试验数据验证 | 第106-108页 |
3.5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4章 变量柱塞泵斜盘商频振动特性分析 | 第110-132页 |
4.1 斜盘高频振动机理和时域动态模型 | 第110-117页 |
4.1.1 斜盘高频振动机理分析 | 第111-112页 |
4.1.2 斜盘高频振动时域模型 | 第112-117页 |
4.2 斜盘高频振动闭式解析模型 | 第117-124页 |
4.2.1 斜盘高频振动时域模型谐波化表示 | 第118-122页 |
4.2.2 斜盘高频振动闭式谐波解析模型推导 | 第122-124页 |
4.3 模型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 | 第124-130页 |
4.4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5章 高转速电机泵谐波补偿振动衰减方法 | 第132-178页 |
5.1 高转速电机泵振动机理分析 | 第132-135页 |
5.1.1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振动机理 | 第133-134页 |
5.1.2 高转速斜盘式柱塞泵振动机理 | 第134-135页 |
5.2 逆向谐波模型实时衰减电机扭矩脉动 | 第135-161页 |
5.2.1 正常工作状态逆向谐波模型 | 第136-144页 |
5.2.2 一相断路状态逆向模型及容错控制策略 | 第144-161页 |
5.3 网络拓扑型谐波共振式压力脉动衰减器 | 第161-176页 |
5.3.1 网络拓扑谐波共振型压力脉动衰减原理及动态模型 | 第161-170页 |
5.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70-176页 |
5.4 小结 | 第176-17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78-18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78-18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88页 |
附录 | 第188-196页 |
A. 单个柱塞腔压力动态分析 | 第188-191页 |
B. 三角函数性质证明 | 第191-196页 |
B.1 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中三角函数性质的证明 | 第191-194页 |
B.2 斜盘式柱塞泵中三角函数性质的证明 | 第194-196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96-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