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第9页 |
1.1.2 节约型、绿色校园发展 | 第9-10页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1 国内外低碳城市能源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外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理论研究 | 第12-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7-19页 |
第2章 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群能耗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33页 |
2.1 相关标准导则中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5页 |
2.1.1 现有相关标准导则研究 | 第19-24页 |
2.1.2 相关标准导则中影响因素提取 | 第24-25页 |
2.2 寒冷地区高校规划实践案例中影响因素研究 | 第25-29页 |
2.2.1 实践案例调查研究 | 第25-28页 |
2.2.2 实践案例中影响因素提取 | 第28-29页 |
2.3 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群能耗影响因素总结 | 第29-30页 |
2.4 小结 | 第30-33页 |
第3章 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群用能特性研究 | 第33-63页 |
3.1 宿舍楼标准模拟模型建立与用能特性分析 | 第34-43页 |
3.1.1 调研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3.1.2 标准模拟模型建立 | 第36-40页 |
3.1.3 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40-43页 |
3.2 教学楼标准模拟模型建立与用能特性分析 | 第43-50页 |
3.2.1 调研数据分析 | 第43-44页 |
3.2.2 标准模拟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3.2.3 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47-50页 |
3.3 食堂标准模拟模型建立与用能特性分析 | 第50-58页 |
3.3.1 调研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3.3.2 标准模拟模型建立 | 第51-55页 |
3.3.3 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55-58页 |
3.4 不同功能组合的建筑群用能特性研究 | 第58-61页 |
3.4.1 宿舍楼和教学楼组合的建筑群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58-59页 |
3.4.2 教学楼和食堂组合的建筑群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59页 |
3.4.3 食堂和宿舍楼组合的建筑群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59-60页 |
3.4.4 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组合的建筑群用能特性模拟分析 | 第60-61页 |
3.5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寒冷地区高校建筑群低碳能源规划方法与应用 | 第63-83页 |
4.1 低碳能源资源分析 | 第63-66页 |
4.1.1 太阳能资源分析 | 第63-64页 |
4.1.2 风能资源分析 | 第64-65页 |
4.1.3 地热能资源分析 | 第65-66页 |
4.2 供能系统规划 | 第66-69页 |
4.2.1 能源站划分 | 第66页 |
4.2.2 能源供给系统 | 第66-69页 |
4.2.3 室外管网设置 | 第69页 |
4.3 天津大学新校区实践案例应用 | 第69-81页 |
4.3.1 天津市气候条件 | 第70页 |
4.3.2 新校区可利用低碳能源资源分析 | 第70-73页 |
4.3.3 新校区建筑群用能特性预测 | 第73-77页 |
4.3.4 新校区供能系统规划 | 第77-81页 |
4.4 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5.1 结论 | 第83-84页 |
5.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