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机场企业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2.1 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占比低 | 第10-11页 |
1.2.2 非航空性业务收入费用定价偏低,服务质量提升困难 | 第11页 |
1.2.3 非航空性业务发展创新不足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2 实际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5 研究内容概述与思路图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 第15-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定义 | 第15页 |
2.1.2 机场运行绩效定义 | 第15-16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2.1 企业绩效的研究 | 第16-17页 |
2.2.2 非航空性业务与机场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17页 |
2.3 非航空性业务对机场运行绩效的影响机制与理论框架 | 第17-21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3.1 衡量机场运行绩效的指标分析 | 第21-22页 |
3.2 衡量机场非航收入与运行绩效关系的变量分析 | 第22-23页 |
3.3 数据来源与测量 | 第23-24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24-38页 |
4.1 上市机场企业的非航空性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4.1.1 上市机场企业非航空性业务发展共性 | 第24-25页 |
4.1.2 上市机场企业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与增长对比 | 第25-26页 |
4.2 上市机场企业的运行绩效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4.2.1 因子分析方法介绍 | 第26-27页 |
4.2.2 因子分析法计算绩效得分过程 | 第27-30页 |
4.3 模型变量选择 | 第30页 |
4.4 模型确立 | 第30-31页 |
4.5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1-34页 |
4.5.1 时间截面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4.5.2 个体截面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4.6 实证分析 | 第34-38页 |
4.6.1 模型说明 | 第34-35页 |
4.6.2 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4.6.3 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2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2 相关建议与策略 | 第39-40页 |
5.3 讨论与展望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