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4页 |
1.1 前列腺癌 | 第14-20页 |
1.1.1 前列腺癌病理和流行病学 | 第14-17页 |
1.1.2 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 | 第17-20页 |
1.2 雄激素受体通路 | 第20-28页 |
1.2.1 雄激素受体结构和功能 | 第20-24页 |
1.2.2 雄激素受体可变剪接体 | 第24-28页 |
1.3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 第28-34页 |
1.3.1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现状 | 第28-29页 |
1.3.2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病机制 | 第29-34页 |
1.4 靶向雄激素受体的药物研发 | 第34-44页 |
1.4.1 常规策略和现有靶向药物 | 第34-38页 |
1.4.2 靶向AR-NTD创新药物研发 | 第38-44页 |
第二章 靶向AR-NTD模型构建及候选化合物获得 | 第44-58页 |
2.1 引言 | 第4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4-49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44-45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45-46页 |
2.2.3 溶液配置 | 第46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9-56页 |
2.3.1 靶向AR-NTD转录活性筛选模型的构建 | 第49-51页 |
2.3.2 靶向AR-NTD转录活性筛选模型的验证 | 第51-52页 |
2.3.3 小分子化合物库的初步筛选及筛选结果 | 第52页 |
2.3.4 QW07抑制AR-FL和AR-Vs的转录活性 | 第52-55页 |
2.3.5 QW07与AR-NTD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 第55-56页 |
2.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QW07在体内外抑制CRPC的增殖和生长 | 第58-75页 |
3.1 引言 | 第5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2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58-59页 |
3.2.3 溶液配置 | 第59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59-62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62-74页 |
3.3.1 QW07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 第62-66页 |
3.3.2 QW07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周期阻滞 | 第66-67页 |
3.3.3 QW07体内动物实验给药剂量的确定 | 第67-69页 |
3.3.4 QW07在22RV1-CRPC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 | 第69-71页 |
3.3.5 QW07在VCaP-CRPC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 | 第71-74页 |
3.4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QW07抑制AR转录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75-85页 |
4.1 引言 | 第75-7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76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76-77页 |
4.2.3 溶液配置 | 第77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79-84页 |
4.3.1 QW07不影响AR蛋白合成和稳定性 | 第79-80页 |
4.3.2 QW07不影响AR蛋白的核转位 | 第80-81页 |
4.3.3 QW07抑制AR转录复合体的形成 | 第81-82页 |
4.3.4 QW07阻断AR与雄激素受体效应元件的结合 | 第82-84页 |
4.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QW07药物代谢和药物毒性性质概述 | 第85-87页 |
5.1 前言 | 第85页 |
5.2 药物代谢 | 第85页 |
5.3 药物毒性 | 第85-86页 |
5.4 小结 | 第86-87页 |
总结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10页 |
附录1 缩略词表 | 第110-111页 |
附录2 表格索引 | 第111页 |
附录3 图片索引 | 第111-113页 |
附录4 学术论文成果 | 第113-115页 |
附录5 授权和申请的专利 | 第115-116页 |
附录6 参与项目和获得奖励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后记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