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1.1 黄曲霉毒素B1(AFB1)简介 | 第13-16页 |
1.1.1 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 第13页 |
1.1.2 AFB1的生物特性 | 第13-14页 |
1.1.3 AFB1的吸收与代谢 | 第14页 |
1.1.4 AFB1毒性 | 第14-15页 |
1.1.5 AFB1对畜禽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药物转运体 | 第16-18页 |
1.2.1 药物转运体介绍 | 第16-17页 |
1.2.2 P-糖蛋白简介 | 第17页 |
1.2.3 P-糖蛋白的表达与分布 | 第17页 |
1.2.4 P-糖蛋白的作用 | 第17-18页 |
1.3 药物代谢酶CYP450 | 第18-20页 |
1.3.1 CYP450酶介绍 | 第18页 |
1.3.2 CYP450基因表达与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1.3.3 CYP450的作用 | 第19页 |
1.3.4 CYP450酶与霉菌毒素 | 第19页 |
1.3.5 小肠内CYP450酶 | 第19-20页 |
1.4 姜黄素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1 姜黄素概述 | 第20页 |
1.4.2 姜黄素的功能 | 第20-21页 |
1.5 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2-23页 |
2.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2.2.1 试验模型的建立 | 第24页 |
2.2.2 试验观察及取材 | 第24页 |
2.3 | 第24-30页 |
2.3.1 十二指肠组织学观察 | 第24-26页 |
2.3.2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MDA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3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中SOD活性的测定 | 第27页 |
2.3.4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ATPase酶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2.3.5 P-糖蛋白及四种Ⅰ相代谢酶mRNA表达量检测(实时荧光定量) | 第28-30页 |
2.4 数据统计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52页 |
3.1 临床症状观察 | 第31页 |
3.2 病理组织学结果 | 第31-34页 |
3.3 姜黄素对AFB1诱导的亚急性中毒小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34-38页 |
3.4 AA肉鸡小肠组织中P-糖蛋白mRNA及ATP酶的变化 | 第38-44页 |
3.5 AA肉鸡小肠各段组织中四种Ⅰ相代谢酶的变化 | 第44-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4.1 姜黄素对AFB1亚急性中毒AA肉鸡十二指肠损伤的影响 | 第52页 |
4.2 姜黄素对AFB1亚急性中毒AA肉鸡肠道P-糖蛋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姜黄素对AFB1亚急性中毒AA肉鸡肠道Ⅰ相代谢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