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12-14页 |
一、我国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非常重视环境创设 | 第12页 |
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是幼儿身心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三、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3页 |
四、个人的兴趣使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 | 第14页 |
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 第14-15页 |
三、隐性影响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5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二、教育现象学 | 第17页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一、国外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二、国内关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第21页 |
第六节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21-2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1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幼儿园班级物质环境创设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24-46页 |
第一节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24-33页 |
一、墙面主题内容及其表达 | 第24-30页 |
二、幼儿缺位——墙面环境创设主体的倾斜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班级空间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33-41页 |
一、位置的暗示 | 第34-38页 |
二、空间布局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三、空间大小的制约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材料的投放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41-46页 |
一、材料的投放影响幼儿的经验获得 | 第41-42页 |
二、材料的丰富性对幼儿情感及行为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自然物品对幼儿的积极作用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幼儿园班级精神环境创设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46-53页 |
第一节 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46-49页 |
一、语言倾听环境单一,且充满呵斥声 | 第46-47页 |
二、教师的话语权过大,动摇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 第47-48页 |
三、否定性言语评价较多导致幼儿挫败感,缺乏自信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49-51页 |
一、教师高控的行为导致幼儿自主体验差,被动依赖 | 第49-50页 |
二、同伴缺少互动 | 第50页 |
三、师幼缺少有效互动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教师期望和态度对幼儿的隐性影响 | 第51-53页 |
一、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对幼儿的过低期望 | 第51-52页 |
二、在班级活动中对幼儿的态度冷淡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关于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建议 | 第53-58页 |
第一节 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环境创设观 | 第53-54页 |
一、幼儿是环境创设的组成部分 | 第53页 |
二、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幼儿需要提高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力 | 第53页 |
三、发挥幼儿参与环境的主体意识,从教师“主体”到幼儿“主体”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教师如何创设方面的建议 | 第54-56页 |
一、多样化的创设内容和幼儿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 第54-55页 |
二、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 第55页 |
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建议 | 第56-58页 |
一、加强对幼儿园的环境管理 | 第56页 |
二、幼儿园应当提供财力支持和保障 | 第56-57页 |
三、幼儿园应当营造“家园共育”的大环境 | 第57-58页 |
反思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一 | 第62-63页 |
附录二 | 第63-64页 |
附录三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