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两种光谱法测定婴儿乳粉中铁、锌元素的比较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8页
    1.1 乳粉中铁、锌的检测意义第11-12页
    1.2 目前国内测铁的主要方法第12页
        1.2.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空气—乙炔焰)第12页
        1.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第12页
        1.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第12页
    1.3 目前国内测锌的主要方法第12-13页
        1.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空气—乙炔焰)第12-13页
        1.3.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第13页
        1.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第13页
        1.3.4 二硫腙比色法第13页
    1.4 现行国家标准对Fe、Zn分析方法概况第13-14页
    1.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概况第14-15页
        1.5.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及特点第14-15页
        1.5.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第15页
    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的概况第15-16页
        1.6.1 ICP-OES仪器的原理第16页
        1.6.2 ICP-OES仪器的组成第16页
    1.7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6-18页
        1.7.1 样品前处理方法比对第17页
        1.7.2 两种仪器分析比对第17页
        1.7.3 应用ICP-OES法测定样品干扰因素研究第17-18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2.1 试验材料第18-19页
        2.1.1 供试奶粉第18页
        2.1.2 仪器设备第18页
        2.1.3 试验试剂第18-19页
    2.2 试验方法第19-24页
        2.2.1 前处理方法第19页
        2.2.2 试液的制备和测定第19-20页
        2.2.3 线性对比实验第20-21页
        2.2.4 精密度及加标回收实验第21页
        2.2.5 检出限对比实验第21-22页
        2.2.6 干扰因素实验第22页
        2.2.7 仪器设置第22-23页
        2.2.8 统计方法第23-24页
3 结果分析第24-37页
    3.1 前处理方法比较第24-28页
        3.1.1 干法灰化消解第24-25页
        3.1.2 湿法消解第25-26页
        3.1.3 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对比第26-28页
    3.2 线性对比第28-31页
        3.2.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第28-30页
        3.2.2 ICP-OES法的标准工作曲线、线性范围第30-31页
    3.3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结果对比第31-33页
        3.3.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第31-32页
        3.3.2 ICP-OES法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第32-33页
    3.4 检出限结果对比第33-35页
        3.4.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出限第33-34页
        3.4.2 ICP-OES法的检出限第34-35页
    3.5 两种仪器测定时间及成本比较第35页
    3.6 ICP-OES法测Fe、Zn的干扰因素第35-37页
        3.6.1 脂肪、蛋白质对Fe、Zn含量测定的影响第35-36页
        3.6.2 Ca含量对Fe、Zn含量测定的影响第36页
        3.6.3 K含量对Fe、Zn含量测定的影响第36-37页
4 讨论第37-40页
    4.1 两种前处理对比第37页
    4.2 两种仪器对比第37-38页
    4.3 干扰元素影响情况第38页
    4.4 对婴儿乳粉检测工作的展望第38-40页
5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裂返排液重复配液技术研究
下一篇:FCC颗粒湍动床气固流动混合特性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