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加注趸船储罐泄漏扩散数值模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LNG泄漏扩散现场实验研究 | 第12-13页 |
1.2.2 LNG泄漏扩散风洞实验研究 | 第13-14页 |
1.2.3 LNG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18页 |
1.2.4 LNG加注趸船泄漏事故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 LNG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扩散模拟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方法与建模 | 第22-35页 |
2.1 模拟计算工具的选择 | 第22-24页 |
2.2 扩散模拟的CFD理论方法 | 第24-27页 |
2.2.1 湍流的模拟方法 | 第24-25页 |
2.2.2 多相流的模拟方法 | 第25-27页 |
2.3 扩散模拟CFD计算模型的选择建立 | 第27-34页 |
2.3.1 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 | 第27-28页 |
2.3.2 LNG闪蒸气气溶胶扩散的两相流模型 | 第28-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加注趸船LNG储罐连续泄漏分析 | 第35-49页 |
3.1 泄漏致因分析 | 第35页 |
3.2 典型泄漏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3.3 泄漏事故后果分析 | 第37-38页 |
3.4 初始泄漏强度计算模型 | 第38-43页 |
3.4.1 气体泄漏强度模型 | 第39-40页 |
3.4.2 液体泄漏强度模型 | 第40-41页 |
3.4.3 两相流泄漏强度模型 | 第41页 |
3.4.4 泄漏口流量系数 | 第41-43页 |
3.5 连续泄漏强度仿真分析 | 第43-48页 |
3.5.1 仿真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加注趸船LNG泄漏扩散环境风场数值模拟 | 第49-66页 |
4.1 加注趸船建筑结构 | 第49-50页 |
4.2 开放空间计算流域建模 | 第50-54页 |
4.2.1 加注趸船三维几何模型重建 | 第50-52页 |
4.2.2 建立计算流域模型 | 第52-54页 |
4.3 计算流域离散质量的控制 | 第54-58页 |
4.3.1 计算流域的分体策略 | 第54-56页 |
4.3.2 结构网格的生成策略 | 第56-57页 |
4.3.3 网格质量检查 | 第57-58页 |
4.4 扩散环境风场数值模拟分析 | 第58-65页 |
4.4.1 加注趸船当地气象数据的获取 | 第58-59页 |
4.4.2 边界条件和初始参数的设置 | 第59-61页 |
4.4.3 风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加注趸船LNG闪蒸气气溶胶扩散数值模拟 | 第66-82页 |
5.1 数值模拟的参数及条件设定 | 第66-69页 |
5.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9-75页 |
5.3 风速对闪蒸气气溶胶扩散的影响 | 第75-79页 |
5.4 计算结果的应用分析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5页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第82-84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