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研究--以301医院为例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远程医疗服务发展历程与文献回顾 | 第14-24页 |
2.1 国外远程医疗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2.1.1 第一代远程医学 | 第14-15页 |
2.1.2 第二代远程医学 | 第15-16页 |
2.2 国内远程医疗发展历史 | 第16-21页 |
2.2.1 远程医疗概念的提出 | 第16-17页 |
2.2.2 远程医疗政策出台 | 第17-19页 |
2.2.3 远程医疗快速发展阶段 | 第19-21页 |
2.3 国内外远程医疗回顾 | 第21-24页 |
2.3.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21-23页 |
2.3.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远程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5页 |
3.1 远程医疗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27页 |
3.1.1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设计 | 第24-25页 |
3.1.2 远程医疗技术支持设计 | 第25-27页 |
3.2 远程医疗的营运管理 | 第27-31页 |
3.2.1 远程医疗预约 | 第27-28页 |
3.2.2 远程医疗方式 | 第28-30页 |
3.2.3 远程医疗费用结算 | 第30-31页 |
3.2.4 远程会诊结果查询 | 第31页 |
3.3 实施远程医疗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3.3.1 远程医疗标准缺失 | 第31-32页 |
3.3.2 远程医疗技术的制约 | 第32页 |
3.3.3 远程医疗认同度欠缺 | 第32-33页 |
3.3.4 医疗模式与技术的限制 | 第33页 |
3.3.5 外围环境因素制约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301医院远程医疗分析 | 第35-55页 |
4.1 医院远程医疗中心简介 | 第35-37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4.1.2 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4.2 301医院远程会诊情况综述及指标分析 | 第37-48页 |
4.2.1 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架构 | 第37-42页 |
4.2.2 医院远程医疗病例数据分析 | 第42-46页 |
4.2.3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情况综述 | 第46-48页 |
4.3 医院远程会诊效果评价 | 第48-50页 |
4.3.1 远程医疗会诊渠道多元化 | 第48-49页 |
4.3.2 远程医疗会诊病例多样化 | 第49页 |
4.3.3 远程医疗会诊效益显著 | 第49-50页 |
4.4 医院远程医疗的未来的发展与定位 | 第50-55页 |
4.4.1 远程医学发展规划 | 第50-53页 |
4.4.2 远程医学中心的发展目标及其定位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发展和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的建议 | 第55-66页 |
5.1 对全面发展远程医学服务的建议 | 第55-61页 |
5.1.1 构建运行平稳安全的远程医疗平台 | 第55-56页 |
5.1.2 全面发展远诊医疗会诊平台 | 第56页 |
5.1.3 全面推进全科医师制度建设 | 第56-58页 |
5.1.4. 全面构建居家养老平台 | 第58-59页 |
5.1.5 全面发展立体化远程医疗体系 | 第59-60页 |
5.1.6 建立网上虚拟医院 | 第60页 |
5.1.7 全面运用大数据,实现医学知识普及 | 第60-61页 |
5.2 对改善远程医疗管理的建议 | 第61-66页 |
5.2.1 统一标准,发挥政策导向 | 第61-62页 |
5.2.2 完善法规,明确远程医疗责任 | 第62-63页 |
5.2.3 加强分析,提高投资效益 | 第63页 |
5.2.4 严格服务流程,按规运行 | 第63-64页 |
5.2.5 加强监督管理,注重从严执法 | 第64页 |
5.2.6 寻求新的运营方式,提升市场占有率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 第66-69页 |
6.1 结论 | 第66-68页 |
6.2 不足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