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1 行人重识别第18-19页
        1.2.2 对抗生成网络第19-20页
        1.2.3 基于生成图像的行人重识别第20页
        1.2.4 其他相关工作第20-21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1-24页
        1.3.1 论文主要工作第21-22页
        1.3.2 论文结构安排第22-24页
第二章 基于姿态变换图像的行人重识别数据增强方法第24-48页
    2.1 行人重识别算法第24-34页
        2.1.1 评价指标第24-25页
        2.1.2 数据集介绍第25-27页
        2.1.3 网络结构第27-28页
        2.1.4 损失函数第28-29页
        2.1.5 实验与结果比较第29-34页
    2.2 姿态变换网络第34-39页
        2.2.1 网络细节第34-37页
        2.2.2 姿态变换网络生成图像结果第37-39页
    2.3 基于姿态变换图像的数据增强方法第39-45页
        2.3.1 标签平滑正则化第40页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三章 基于三元组对抗损失函数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第48-70页
    3.1 行人重识别中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的特征分布分析第48-51页
    3.2 基于三元组对抗损失函数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第51-56页
        3.2.1 预备知识:对抗生成网络介绍第51-52页
        3.2.2 网络结构第52-54页
        3.2.3 三元组对抗损失函数第54-55页
        3.2.4 相对相似性损失函数第55-56页
    3.3 实验和结果分析第56-67页
        3.3.1 实现细节第56页
        3.3.2 姿态变换图像结果第56-59页
        3.3.3 与基准算法的结果比较第59-61页
        3.3.4 与现有行人重识别算法的结果比较第61-63页
        3.3.5 组成分析第63-66页
        3.3.6 参数分析第66-67页
    3.4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四章 基于对抗损失函数的红外图像行人重识别方法第70-86页
    4.1 彩色-红外图像跨域行人重识别问题第71-73页
        4.1.1 问题描述第71-72页
        4.1.2 难点分析第72页
        4.1.3 现有解决方法和分析第72-73页
    4.2 基于对抗损失函数的红外图像行人重识别方法第73-77页
        4.2.1 cycleGAN网络结构第73-75页
        4.2.2 训练过程第75-76页
        4.2.3 测试过程第76页
        4.2.4 损失函数第76-77页
    4.3 实验和结果分析第77-84页
        4.3.1 数据集介绍第77-78页
        4.3.2 实现细节第78-79页
        4.3.3 彩色-红外图像转换结果第79-80页
        4.3.4 与现有算法的比较与分析第80-81页
        4.3.5 组成分析第81-83页
        4.3.6 特征融合方案的选择第83-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6-90页
    5.1 总结第86-87页
    5.2 展望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8页
作者简历第98-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体超声波流量计高压驱动与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无人驾驶车辆多目标容错跟踪与轨迹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