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气体超声波流量检测技术 | 第23-39页 |
2.1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工作原理 | 第23-27页 |
2.1.1 传播速度差法 | 第23-24页 |
2.1.2 相关法 | 第24-25页 |
2.1.3 多普勒法 | 第25-26页 |
2.1.4 波束偏移法 | 第26-27页 |
2.2 时差法气体超声波流量计的关键技术 | 第27-36页 |
2.2.1 渡越时间测量技术 | 第27-30页 |
2.2.2 超声波换能器驱动技术 | 第30-31页 |
2.2.3 超声波信号处理技术 | 第31-32页 |
2.2.4 声道布置和积分算法 | 第32-36页 |
2.3 基于互相关算法的渡越时间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2.3.1 互相关函数波形随气体流速的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2.3.2 互相关算法改进方法分析 | 第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超声波流量计样机软硬件设计 | 第39-67页 |
3.1 系统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3.2 流量计样机硬件设计 | 第40-51页 |
3.2.1 超声波换能器高压驱动模块 | 第40-45页 |
3.2.2 超声波信号调理模块 | 第45-49页 |
3.2.3 高压模拟开关模块 | 第49-51页 |
3.3 相位翻转的方波序列组合波形激励方法研究 | 第51-63页 |
3.3.1 相位翻转的方波序列组合波形激励方法 | 第51-53页 |
3.3.2 相位翻转的方波序列组合波形激励实验研究 | 第53-63页 |
3.4 超声波接收信号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第63-65页 |
3.4.1 接收信号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流程 | 第63-64页 |
3.4.2 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 第64-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超声波渡越时间准确测量技术研究 | 第67-85页 |
4.1 渡越时间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68页 |
4.2 采样频率的影响分析 | 第68-74页 |
4.2.1 系统采样频率提高实验研究 | 第68-72页 |
4.2.2 系统采样频率受限因素分析 | 第72-74页 |
4.3 基于互相关函数包络特征点的超声波渡越时间计算方法 | 第74-84页 |
4.3.1 互相关函数包络特征点方法原理 | 第74-75页 |
4.3.2 互相关函数包络特征点方法可行性论证 | 第75-81页 |
4.3.3 互相关函数包络特征点方法的优势 | 第81-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样机实验研究 | 第85-103页 |
5.1 气体超声波流量计实验平台介绍 | 第85-87页 |
5.2 样机硬件电路参数标定实验 | 第87-90页 |
5.3 流量测量实验与数据分析 | 第90-101页 |
5.3.1 渡越时间计算结果分析 | 第90-98页 |
5.3.2 流量计性能测试 | 第98-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作者简历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13页 |
科研项目 | 第113页 |
专利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