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9页 |
1.2.1 自由空间光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2 空间光通信检测方式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3 大气传输与通信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2 相干光检测原理 | 第21-48页 |
2.1 相干检测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2 光学接收天线结构及原理 | 第22-28页 |
2.2.1 光学接收天线结构 | 第23-26页 |
2.2.2 接收端光学天线参数选择 | 第26-28页 |
2.3 本振激光器调制模块 | 第28-31页 |
2.4 外差探测技术 | 第31-41页 |
2.4.1 双平衡检测技术原理 | 第31-34页 |
2.4.2 自由空间传输型90°光混频器 | 第34-37页 |
2.4.3 信号光相干检测特性 | 第37-41页 |
2.5 探测信号解调模块 | 第41-43页 |
2.6 系统实验环境介绍 | 第43-47页 |
2.6.1 实验研究 | 第43-46页 |
2.6.2 几种检测方案的比较 | 第46-4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相干光通信中双平衡探测 | 第48-73页 |
3.1 双平衡检测系统原理 | 第48-50页 |
3.2 平衡探测器的分类 | 第50-53页 |
3.2.1 并联式平衡探测器 | 第51页 |
3.2.2 串联式平衡探测器 | 第51-53页 |
3.3 双平衡探测技术分析 | 第53-60页 |
3.3.1 偏振分束比对混频器的影响 | 第53-56页 |
3.3.2 偏振混合误差对混频器影响 | 第56-60页 |
3.4 探测器平衡失配影响分析 | 第60-63页 |
3.4.1 不同光电探测响应度对探测系统影响分析 | 第60-61页 |
3.4.2 不同光信号传输延时对探测系统影响分析 | 第61-63页 |
3.5 双平衡探测系统对共模抑制比影响分析 | 第63-66页 |
3.5.1 共模抑制比 | 第63-65页 |
3.5.2 双平衡探测系统信噪比 | 第65-66页 |
3.6 双平衡探测对噪声抑制分析 | 第66-72页 |
3.6.1 相对强度噪声影响 | 第67-69页 |
3.6.2 热噪声影响 | 第69-70页 |
3.6.3 共模抑制比对系统噪声的影响 | 第70-7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大气湍流效应下的激光信号传输特性分析 | 第73-103页 |
4.1 大气湍流统计描述 | 第73-75页 |
4.2 激光信号大气湍流传输特性 | 第75-81页 |
4.2.1 激光传输特性 | 第75-77页 |
4.2.2 大气湍流导致光强闪烁 | 第77-81页 |
4.3 不同大气信道条件下误码率特性研究 | 第81-85页 |
4.4 大气湍流对系统误码率影响 | 第85-90页 |
4.5 大气湍流对系统信噪比影响 | 第90-92页 |
4.6 高斯光束下系统信噪比 | 第92-95页 |
4.7 信道衰减特性 | 第95-97页 |
4.8 波前畸变对相干光通信系统影响研究 | 第97-102页 |
4.8.1 波前畸变下调制解调过程 | 第97-98页 |
4.8.2 影响相位失配的因素分析 | 第98-100页 |
4.8.3 波前畸变对相干光通信系统误码率影响分析 | 第100-102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5 电噪声对相干探测系统影响分析 | 第103-115页 |
5.1 相对强度噪声与激光器相位噪声 | 第103-104页 |
5.2 量子散粒噪声和暗电流噪声模型 | 第104-105页 |
5.3 热噪声模型 | 第105-106页 |
5.4 背景噪声模型 | 第106页 |
5.5 电路噪声对系统影响分析 | 第106-114页 |
5.5.1 信噪比分析 | 第106-107页 |
5.5.2 误码率与检测灵敏度分析 | 第107-111页 |
5.5.3 相对强度噪声影响分析 | 第111-112页 |
5.5.4 热噪声影响结果分析 | 第112-11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6.1 总结 | 第115-116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16页 |
6.3 展望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收录论文 | 第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主科研项目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