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2.1 关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及其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2 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经营行为影响的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3 文献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9-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页
        1.3.2 结构安排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21-23页
第2章 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影响机制分析第23-29页
    2.1 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第23-25页
        2.1.1 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含义第23-24页
        2.1.2 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路径第24-25页
    2.2 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的要求第25-26页
        2.2.1 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第25-26页
        2.2.2 流动性监管指标—净稳定融资比例的内涵第26页
    2.3 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影响机理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检验第29-43页
    3.1 研究设计第29-34页
        3.1.1 研究假说第29-30页
        3.1.2 变量说明第30-32页
        3.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32-33页
        3.1.4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第33-34页
    3.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第34-41页
        3.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34-35页
        3.2.2 净稳定融资比例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趋势分析第35-36页
        3.2.3 货币政策指标分析第36-37页
        3.2.4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存在性检验结果第37-39页
        3.2.5 流动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3.3 稳健性检验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流动性监管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的实证研究第43-51页
    4.1 研究设计第43-44页
        4.1.1 研究假说第43-44页
        4.1.3 研究过程第44页
    4.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4.2.1 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影响的检验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4.2.3 稳健性检验第47-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1-54页
    5.1 研究结论第51页
    5.2 政策建议第51-53页
        5.2.1 监管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应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第52页
        5.2.2 制定逆周期流动性监管政策,统筹兼顾金融系统稳定与经济发展第52页
        5.2.3 考虑影子银行流动性监管,防范影子银行对金融系统稳定的不利影响第52-53页
        5.2.4 流动性管理多维度、合理化,防止流动性约束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第53页
    5.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影子银行对周期性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