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研究进展 | 第12-35页 |
1.1 本草源流 | 第12-14页 |
1.2 分类学研究 | 第14-20页 |
1.3 鉴定研究 | 第20-23页 |
1.3.1 显微鉴定 | 第20页 |
1.3.2 理化鉴定 | 第20-22页 |
1.3.3 分子鉴定 | 第22-23页 |
1.4 化学研究 | 第23-30页 |
1.5 药理研究 | 第30-31页 |
1.5.1 呼吸道作用 | 第30页 |
1.5.2 抗炎抗菌作用 | 第30-31页 |
1.5.3 抗肿瘤作用 | 第31页 |
1.5.4 其他作用 | 第31页 |
1.6 栽培、采收及加工 | 第31-35页 |
1.6.1 栽培 | 第32-34页 |
1.6.2 采收 | 第34页 |
1.6.3 加工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资源调查 | 第35-43页 |
2.1 调查方法 | 第35页 |
2.1.1 文献及植物标本信息收集 | 第35页 |
2.1.2 实地情况调查 | 第35页 |
2.2 调查路线 | 第35页 |
2.3 调查结果 | 第35-43页 |
2.3.1 文献信息收集 | 第35-38页 |
2.3.2 植物形态 | 第38页 |
2.3.3 野生资源现状 | 第38-40页 |
2.3.4 栽培现状 | 第40页 |
2.3.5 市场流通情况 | 第40-43页 |
第三章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系统学研究 | 第43-60页 |
3.1 微形态观察 | 第43-52页 |
3.1.1 实验样品 | 第43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3.1.4 结果 | 第44-51页 |
3.1.5 讨论 | 第51-52页 |
3.2 系统发育研究 | 第52-60页 |
3.2.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 第52-5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3.2.3 结果 | 第55-56页 |
3.2.4 讨论 | 第56-60页 |
第四章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及其近缘物种指纹图谱初探 | 第60-73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 第60-6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61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4.2.1 色谱条件 | 第61页 |
4.2.2 供试品的制备 | 第61-62页 |
4.2.3 混合对照品的制备 | 第62页 |
4.2.4 方法学考察 | 第62页 |
4.2.5 对照品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2-63页 |
4.2.6 样品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3页 |
4.2.7 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 | 第6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63-72页 |
4.3.1 线性关系考察 | 第63-64页 |
4.3.2 精密度试验 | 第64页 |
4.3.3 稳定性试验 | 第64页 |
4.3.4 重复性试验 | 第64-65页 |
4.3.5 对照品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5页 |
4.3.6 样品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65-67页 |
4.3.7 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 | 第67-72页 |
4.4 讨论 | 第72-73页 |
4.4.1 多个对照品的检测 | 第72页 |
4.4.2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作贝母类药材使用的合理性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3-75页 |
5.1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资源现状 | 第73页 |
5.2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亲缘关系 | 第73页 |
5.3 新疆地区贝母属物种作为贝母类药材使用合理性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