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感情投资型受贿行为概述 | 第11-17页 |
(一)感情投资型受贿行为概念及特征 | 第11-13页 |
1.感情投资型受贿行为的概念 | 第11-12页 |
2.感情投资型受贿行为的特征 | 第12-13页 |
(二)感情投资型受贿行为要素分析 | 第13-15页 |
1.主体要素 | 第13页 |
2.心理要素 | 第13-14页 |
3.关系要素 | 第14页 |
4.财物要素 | 第14页 |
5.环境要素 | 第14-15页 |
6.反馈要素 | 第15页 |
(三)我国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二、国外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立法比较与借鉴 | 第17-23页 |
(一)国外关于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立法规定 | 第17-20页 |
1.日本关于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立法规定 | 第17-18页 |
2.韩国关于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立法规定 | 第18-19页 |
3.加拿大关于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立法规定 | 第19-20页 |
(二)国外立法借鉴 | 第20-23页 |
1.感情投资型受贿行为应予以刑事制裁 | 第20页 |
2.扩大受贿罪的处罚范围 | 第20-21页 |
3.财产申报制度法定化 | 第21页 |
4.可选择的规制路径 | 第21-23页 |
三、我国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 第23-28页 |
(一)我国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不足 | 第23-24页 |
1.司法解释相关规定感情投资型受贿罪有悖罪刑法定原则 | 第23页 |
2.感情投资型受贿罪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存在争议 | 第23-24页 |
(二)明晰我国感情投资型受贿罪争议问题的对策 | 第24-28页 |
1.明晰“下属”“被管理者”的理解 | 第24页 |
2.明晰财物价值的判断 | 第24页 |
3.明晰视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条文的法律属性 | 第24-25页 |
4.司法适用过程中财物和职务行为对价性判断 | 第25-26页 |
5.司法适用过程中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6-28页 |
四、构建我国感情投资型受贿罪的思考 | 第28-33页 |
(一)感情投资型受贿罪面临的立法瓶颈问题 | 第28-29页 |
1.社会观念的影响 | 第28页 |
2.构成要件的设置障碍 | 第28-29页 |
(二)构建感情投资型受贿罪路径选择 | 第29-30页 |
(三)取消“为他人谋利”要件可行性分析 | 第30-31页 |
(四)对相关质疑的回应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