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粉煤灰及其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转化规律和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粉煤灰的环境危害第12-13页
    1.2 粉煤灰的矿物组合特性第13-19页
    1.3 粉煤灰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第19-21页
    1.4 粉煤灰资源化研究现状第21-27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2 燃煤电厂高砷粉煤灰中矿物组合特性及微量元素富集规律第30-63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电厂高砷粉煤灰灰场采样点分布第30-33页
    2.3 高砷煤灰岩相组成及化学组成特征第33-42页
    2.4 高砷煤灰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第42-57页
    2.5 高砷煤灰中微量元素环境影响第57-61页
    2.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3 高砷粉煤灰中微量砷的分布及其形态研究第63-82页
    3.1 引言第63页
    3.2 样品分析和表征方法第63-64页
    3.3 高砷煤及煤灰中砷含量和分布规律第64-68页
    3.4 砷微区分布特征第68-72页
    3.5 高砷煤灰中砷形态第72-76页
    3.6 煤燃烧过程中As的迁移转化机理第76-78页
    3.7 高砷煤灰对环境的影响第78-81页
    3.8 本章小结第81-82页
4 粉煤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实验研究第82-101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粉煤灰预脱硅实验第83-86页
    4.3 烧结实验第86-89页
    4.4 熟料溶出实验第89-92页
    4.5 粉煤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第92-99页
    4.6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5 高铝粉煤灰提铝工业应用过程中矿物演化及微量元素分布特性研究第101-124页
    5.1 引言第101页
    5.2 采样区域介绍第101-104页
    5.3 高铝灰及铝厂产品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第104-109页
    5.4 不同生产工段中产物化学组成和矿物组合转化第109-115页
    5.5 不同生产工段产物中微量元素演化规律第115-122页
    5.6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6 高铝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有价元素反应行为及排放因子研究第124-138页
    6.1 引言第124页
    6.2 煤燃烧过程中Si、Al元素的反应行为第124-127页
    6.3 高铝煤燃烧及利用过程中Li、Ga元素的反应行为第127-132页
    6.4 煤燃烧及提铝过程中Si、Al、Li、Ga的迁移转化规律第132-133页
    6.5 Si、Al及微量元素在煤灰利用过程的排放因子第133-136页
    6.6 本章小结第136-138页
7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第138-142页
    7.1 全文总结第138-140页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40-141页
    7.3 下一步工作建议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60页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60-162页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62-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性直流电网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同塔多回和串补输电线路参数特性对保护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