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风能发电论文

大型风电复合材料叶片主承力部件结构失效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7-3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2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7-19页
        1.1.2 风电叶片大型化发展趋势第19-21页
        1.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第21-23页
    1.2 风电叶片结构失效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33页
        1.2.1 全尺寸叶片研究现状第23-26页
        1.2.2 主承力部件研究现状第26-27页
        1.2.3 有限元失效模拟研究现状第27-32页
        1.2.4 风电叶片结构失效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32-3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风电叶片主承力部件的结构设计及研究方案第35-49页
    2.1 风电叶片的结构形式第35-37页
    2.2 箱型承力梁结构的设计与制备第37-43页
        2.2.1 结构设计要求第37-39页
        2.2.2 材料选择及组件设计第39-42页
        2.2.3 试样制备第42-43页
    2.3 承力梁结构失效研究方案第43-47页
        2.3.1 载荷设计第43-44页
        2.3.2 结构响应特性第44-45页
        2.3.3 非线性影响因素第45-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承力梁破坏性弯曲加载试验研究第49-69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试验平台及测试方法第49-51页
        3.2.1 试验台装置第49页
        3.2.2 数据采集和标定第49-51页
    3.3 峰前响应分析第51-55页
        3.3.1 载荷位移响应第51-53页
        3.3.2 理论刚度计算第53-55页
    3.4 整体性能与局部失效的关联分析第55-59页
        3.4.1 挥舞加载下的破坏过程第55-58页
        3.4.2 摆振加载下的破坏过程第58-59页
    3.5 最终失效模式识别第59-61页
        3.5.1 挥舞测试后的损伤特征第59-60页
        3.5.2 摆振测试后的损伤特征第60-61页
    3.6 局部应变响应分析第61-64页
        3.6.1 挥舞加载下的应变响应第61-63页
        3.6.2 初始分层缺陷对应变的影响第63页
        3.6.3 摆振加载下的应变响应第63-64页
    3.7 承力梁失效机理的合理推测第64-67页
    3.8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4章 考虑多种失效模式的承力梁非线性失效模拟第69-99页
    4.1 引言第69页
    4.2 承力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第69-72页
        4.2.1 建模策略第69-71页
        4.2.2 几何模型第71-72页
    4.3 材料损伤模型第72-81页
        4.3.1 复合材料第73-77页
        4.3.2 泡沫芯材第77-79页
        4.3.3 结构胶第79-81页
    4.4 不同材料损伤模型的验证及评估第81-88页
        4.4.1 单元尺度第81-83页
        4.4.2 层合板尺度第83-88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88-97页
        4.5.1 载荷与位移响应预测第88-89页
        4.5.2 载荷与应变响应预测第89-91页
        4.5.3 挥舞加载下的多种失效模式预测第91-94页
        4.5.4 摆振加载下的多种失效模式预测第94-96页
        4.5.5 失效发展过程总结第96-97页
    4.6 本章小节第97-99页
第5章 不同参数下承力梁结构失效的高效评估第99-109页
    5.1 引言第99页
    5.2 参数化的承力梁模型第99-102页
        5.2.1 基准模型第99-100页
        5.2.2 几何变量设置第100-101页
        5.2.3 载荷和边界条件第101-102页
        5.2.4 有限元模型第102页
    5.3 屈曲与结构失效的关联性第102-104页
    5.4 不同参数下的结构失效评估第104-108页
        5.4.1 几何变量的影响第104-106页
        5.4.2 期望设计评估第106-107页
        5.4.3 载荷条件的影响第107-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6章 基于三维实体单元的叶片翼型段参数建模方法第109-125页
    6.1 引言第109页
    6.2 程序模块第109-112页
    6.3 自动化参数建模技术第112-119页
        6.3.1 叶片结构分区第112-113页
        6.3.2 参数化节点生成第113-115页
        6.3.3 单元和材料定义第115-116页
        6.3.4 其他可行性第116-119页
    6.4 叶片翼型段模型应用实例第119-123页
        6.4.1 程序生成有限元模型第119-121页
        6.4.2 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第121-123页
    6.5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5-129页
    7.1 总结第125-126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26-127页
    7.3 展望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友好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棉蚜茧蜂调控棉蚜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