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5-1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7-2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41页 |
1.1 软件自适应机制概述 | 第23-27页 |
1.2 研究背景与关键问题 | 第27-33页 |
1.3 本文工作的理论科学基础 | 第33-36页 |
1.3.1 基于控制论的软件自适应理论 | 第33-34页 |
1.3.2 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 | 第34-35页 |
1.3.3 面向智能体的软件工程 | 第35-36页 |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36-39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36页 |
1.4.2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体系 | 第36-38页 |
1.4.3 工作评估方式 | 第38-39页 |
1.5 本文组织方式 | 第39-41页 |
第二章 软件自适应机制研究综述 | 第41-49页 |
2.1 自适应机制设计方法 | 第41-44页 |
2.1.1 基于体系结构的方法 | 第41页 |
2.1.2 基于需求工程的方法 | 第41-42页 |
2.1.3 基于控制论的方法 | 第42页 |
2.1.4 基于程序范式的方法 | 第42-43页 |
2.1.5 反射式方法 | 第43页 |
2.1.6 其他方法 | 第43-44页 |
2.2 自适应软件开发方法 | 第44-45页 |
2.2.1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 第44页 |
2.2.2 面向服务的计算 | 第44-45页 |
2.2.3 面向智能体的软件工程 | 第45页 |
2.3 基于控制论的自适应机制使能技术 | 第45-48页 |
2.3.1 感知对象建模技术 | 第45-46页 |
2.3.2 变化感知技术 | 第46-47页 |
2.3.3 事件分析技术 | 第47页 |
2.3.4 自适应决策技术 | 第47-48页 |
2.3.5 自适应策略执行技术 | 第48页 |
2.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开放环境软件自适应框架 | 第49-63页 |
3.1 现状分析与机制设计 | 第49-56页 |
3.1.1 耦合方式 | 第49页 |
3.1.2 设计方法 | 第49-50页 |
3.1.3 设计模式 | 第50-51页 |
3.1.4 开发方法 | 第51-52页 |
3.1.5 使能技术 | 第52-56页 |
3.2 自适应框架模型 | 第56-60页 |
3.3 相关工作对比 | 第60-62页 |
3.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面向开放环境的软件变化感知与事件分析方法 | 第63-87页 |
4.1 问题分析与相关工作对比 | 第63-65页 |
4.1.1 变化感知 | 第63-64页 |
4.1.2 事件分析 | 第64-65页 |
4.2 层次化软件变化感知方法 | 第65-71页 |
4.2.1 感知对象建模方法 | 第65-68页 |
4.2.2 感知数据采集方法 | 第68-69页 |
4.2.3 感知数据处理方法 | 第69-71页 |
4.3 基于检测与推理的自适应事件分析方法 | 第71-79页 |
4.3.1 基于贝叶斯分类的异常检测方法 | 第71-74页 |
4.3.2 基于规则推理与模糊推理的事件识别方法 | 第74-79页 |
4.4 有效性评估 | 第79-86页 |
4.4.1 实验设计 | 第79页 |
4.4.2 数据集描述 | 第79-80页 |
4.4.3 度量指标 | 第80-81页 |
4.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1-86页 |
4.5 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面向主从规划模式的自适应决策与执行方法 | 第87-127页 |
5.1 问题分析与相关工作对比 | 第87-89页 |
5.1.1 基于策略的自适应决策 | 第87页 |
5.1.2 基于搜索的自适应决策 | 第87-88页 |
5.1.3 方案选择 | 第88-89页 |
5.1.4 策略执行 | 第89页 |
5.2 基于策略的自适应决策方法 | 第89-94页 |
5.2.1 基于ECA形式的自适应策略描述方法 | 第90-93页 |
5.2.2 基于策略的决策过程 | 第93-94页 |
5.3 基于搜索的自适应决策方法 | 第94-109页 |
5.3.1 自适应决策问题 | 第94-99页 |
5.3.2 基于搜索的决策方法 | 第99-109页 |
5.4 基于后优化理论的方案选择方法 | 第109-120页 |
5.4.1 基于TOPSIS的普通版与偏好版优劣解距离法 | 第112-115页 |
5.4.2 基于聚类与拐点分析的方案特征比较法 | 第115-118页 |
5.4.3 基于ELECTRE的多指标排序法 | 第118-120页 |
5.5 基于顶层指导与自主协同的策略执行方法 | 第120-125页 |
5.6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六章 基于并行搜索的自适应决策效率优化方法 | 第127-153页 |
6.1 问题分析与相关工作对比 | 第127-129页 |
6.1.1 任务间并行 | 第127-129页 |
6.1.2 任务内并行 | 第129页 |
6.2 任务并行执行方法 | 第129-135页 |
6.2.1 基于Spark的任务并行执行方法 | 第129-131页 |
6.2.2 基于加权轮转的任务并行执行方法 | 第131-135页 |
6.3 基于种群划分的并行搜索方法 | 第135-139页 |
6.3.1 算法选择 | 第135-136页 |
6.3.2 方法设计 | 第136-139页 |
6.4 有效性评估 | 第139-152页 |
6.4.1 实验设计 | 第139-140页 |
6.4.2 数据集描述 | 第140-143页 |
6.4.3 度量指标 | 第143-144页 |
6.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44-150页 |
6.4.5 进一步讨论 | 第150-152页 |
6.5 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七章 自适应软件开发与运行支撑环境ADAPT | 第153-181页 |
7.1 ADAPT简介 | 第153-155页 |
7.2 Znn.com案例 | 第155-166页 |
7.2.1 案例简介 | 第155-156页 |
7.2.2 自适应MAS的设计与实现 | 第156-158页 |
7.2.3 自适应Znn.com的部署与运行 | 第158-166页 |
7.3 Bookstore案例 | 第166-179页 |
7.3.1 案例简介 | 第166-168页 |
7.3.2 自适应MAS设计与实现 | 第168-170页 |
7.3.3 自适应Bookstore的部署与运行 | 第170-179页 |
7.4 相关工作对比 | 第179-180页 |
7.5 小结 | 第180-18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1-185页 |
8.1 总结 | 第181-182页 |
8.2 未来研究工作 | 第182-185页 |
8.2.1 近期改进性研究工作 | 第182-184页 |
8.2.2 中长期突破性研究工作 | 第184-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201页 |
致谢 | 第201-203页 |
作者简介 | 第203-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