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财务舞弊与盈余管理的区别 | 第17-18页 |
2.2 风险因子理论 | 第18-20页 |
2.2.1 风险因子理论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2 四个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对比 | 第19-20页 |
2.3 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 | 第20-24页 |
2.3.1 利用资产舞弊 | 第20-21页 |
2.3.2 利用收入舞弊 | 第21页 |
2.3.3 利用成本费用舞弊 | 第21页 |
2.3.4 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 | 第21-22页 |
2.3.5 利用信息披露舞弊 | 第22页 |
2.3.6 利用会计政策舞弊 | 第22页 |
2.3.7 其他舞弊手段 | 第22-24页 |
第3章 Y公司财务舞弊案例 | 第24-30页 |
3.1 Y公司简介 | 第24页 |
3.2 Y公司发展历程及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3 Y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介绍 | 第25-30页 |
3.3.1 Y公司事件爆发及发展 | 第25-26页 |
3.3.2 Y公司2015-2016年财务舞弊手段 | 第26-28页 |
3.3.3 Y公司财务舞弊行政处罚情况 | 第28-30页 |
第4章 Y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第30-37页 |
4.1 Y公司财务舞弊的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 第30-32页 |
4.1.1 道德品质因子 | 第30-31页 |
4.1.2 动机因子 | 第31-32页 |
4.2 Y公司财务舞弊的一般风险因子分析 | 第32-37页 |
4.2.1 舞弊机会因子 | 第32-34页 |
4.2.2 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因子 | 第34-36页 |
4.2.3 舞弊者被发现后受罚力度因子 | 第36-37页 |
第5章 防止财务舞弊的对策及建议 | 第37-46页 |
5.1 关于控制个别风险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37-39页 |
5.1.1 加强公司及外部相关人员的道德教育 | 第37-38页 |
5.1.2 制定合理的业绩承诺 | 第38-39页 |
5.2 关于控制一般风险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39-46页 |
5.2.1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 第39-41页 |
5.2.2 加强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的监督职能 | 第41-44页 |
5.2.3 强化财务舞弊惩戒力度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46-47页 |
6.2 论文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