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竞业限制劳动争议判决的内容分析 | 第15-22页 |
(一)竞业限制之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15-18页 |
1.竞业限制之合理性 | 第15-16页 |
2.竞业限制之局限性 | 第16-18页 |
(二)竞业限制劳动争议的判决概况 | 第18-22页 |
1.检索方法和整体判决现状 | 第18-20页 |
2.判决的规律性分析 | 第20-22页 |
二、竞业限制劳动争议判决要素评析 | 第22-37页 |
(一)裁判框架模型的构建 | 第22-23页 |
(二)竞业限制载体和违约责任认定之前提要素 | 第23-37页 |
1.竞业限制的独立性"与其形式载体 | 第23-25页 |
2.违约责任认定之前提要素 | 第25-30页 |
3.法律后果之承担 | 第30-37页 |
三、相关规定修订之影响及立法完善 | 第37-43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及其影响 | 第37-38页 |
1.《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有关修订 | 第37-38页 |
2.《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对竞业限制劳动争议之影响及处理 | 第38页 |
(二)其他规定的修订及其影响 | 第38-39页 |
1.其他规定之有关修订 | 第38-39页 |
2.修改的规定对竞业限制劳动争议之影响及处理 | 第39页 |
(三)将经济补偿作为必备条款之探讨 | 第39-43页 |
1.将经济补偿作为必备条款之现实依据 | 第40页 |
2.将经济补偿作为必备条款可能产生的问题 | 第40-41页 |
3.试用法律解释方法论证 | 第41-43页 |
四、用人单位合规化的思考及其他主体的可能性建议 | 第43-48页 |
(一)用人单位于竞业限制之合规化 | 第43-46页 |
1.多角度评估竞业限制约定 | 第43-44页 |
2.维持全方位商业秘密保护状态 | 第44-45页 |
3.建立维权途径筛选机制 | 第45-46页 |
(二)其他相关主体之建议 | 第46-48页 |
1.对劳动者的建议 | 第46-47页 |
2.对新用人单位的建议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