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融资渠道与方式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9-26页 |
2.1 融资渠道与方式 | 第19-21页 |
2.1.1 企业融资的来源渠道 | 第19页 |
2.1.2 企业融资方式 | 第19-21页 |
2.2 基于资本结构理论的融资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2.2.1 治理效应 | 第21-22页 |
2.2.2 信号传递效应 | 第22页 |
2.2.3 财务拮据效应 | 第22页 |
2.2.4 税遁效应 | 第22-23页 |
2.2.5 盈利效应 | 第23页 |
2.3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理论 | 第23-26页 |
2.3.1 财务杠杆原理及效应 | 第23-25页 |
2.3.2 财务风险 | 第25-26页 |
3 影视传媒企业的特点及其融资环境分析 | 第26-33页 |
3.1 影视传媒企业的界定 | 第26页 |
3.2 影视传媒企业的特点 | 第26-29页 |
3.2.1 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制度约束性强 | 第26-27页 |
3.2.2 生产经营周期长 | 第27页 |
3.2.3 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率 | 第27-28页 |
3.2.4 企业融资与项目融资具有分离性 | 第28页 |
3.2.5 重知识产权、轻资产型 | 第28页 |
3.2.6 现金流波动大 | 第28-29页 |
3.3 影视传媒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 第29-33页 |
3.3.1 政策环境:政策支持与资本收紧助推影视融资健康发展 | 第29-30页 |
3.3.2 经济环境:资本介入升级影视融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30-31页 |
3.3.3 社会环境:影视内容需求日趋精细催生融资新目的 | 第31-32页 |
3.3.4 技术环境:互联网+影视变革影视产业资本布局 | 第32-33页 |
4 华谊兄弟概况及其融资渠道与方式 | 第33-42页 |
4.1 华谊兄弟概况 | 第33-34页 |
4.2 华谊兄弟的融资渠道与方式 | 第34-42页 |
4.2.1 股权融资 | 第34-36页 |
4.2.2 发行债券及票据融资 | 第36-37页 |
4.2.3 银行信贷融资 | 第37-39页 |
4.2.4 明星持股 | 第39页 |
4.2.5 业绩承诺——内源融资重要来源 | 第39-40页 |
4.2.6 单片融资方式 | 第40-42页 |
5 华谊兄弟融资效应与财务风险分析 | 第42-62页 |
5.1 华谊兄弟融资效应分析 | 第42-52页 |
5.1.1 融资结构 | 第42-44页 |
5.1.2 治理效应分析 | 第44-46页 |
5.1.3 信号传递效应分析 | 第46-48页 |
5.1.4 财务拮据效应分析 | 第48-49页 |
5.1.5 税遁效应分析 | 第49-51页 |
5.1.6 盈利效应分析 | 第51-52页 |
5.2 华谊兄弟财务风险分析 | 第52-56页 |
5.2.1 财务杠杆测算 | 第52-53页 |
5.2.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53-55页 |
5.2.3 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5.3 华谊兄弟融资渠道与方式选择的改进 | 第56-62页 |
5.3.1 改进原有融资渠道与方式 | 第56-59页 |
5.3.2 创新融资渠道与方式 | 第59-62页 |
6 启示与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65页 |
6.1 启示 | 第62-64页 |
6.1.1 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融资方式 | 第62页 |
6.1.2 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信誉 | 第62-63页 |
6.1.3 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争取银行支持 | 第63页 |
6.1.4 扩展上下游产业链,打通融资渠道 | 第63页 |
6.1.5 拓展人脉资源,获取融资机遇 | 第63-64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