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对甘蔗抗性生理生化的影响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抗生物胁迫能力 | 第9-10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的抗病性 | 第9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的抗虫性 | 第9-10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的非生物胁迫能力 | 第10-11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的抗旱性 | 第10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的抗寒性 | 第10-11页 |
|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 第11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抗性生理生化机制 | 第11-14页 |
| ·壳寡糖信号的识别和传导 | 第11-13页 |
| ·壳寡糖对防御基因的调控 | 第13页 |
| ·壳寡糖诱导抗性相关基因 | 第13页 |
| ·壳寡糖诱导产生的防御反应 | 第13-14页 |
| ·壳寡糖诱导植物抗性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5-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材料的处理 | 第16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6-19页 |
| ·多酚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16页 |
| ·PPO 活性测定 | 第16-17页 |
| ·PAL 活性测定 | 第17页 |
| ·POD 活性测定 | 第17页 |
|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 第17-18页 |
| ·几丁质酶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18页 |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18-19页 |
| ·标准曲线 | 第19-22页 |
| ·多酚含量测定中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19页 |
|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中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19-20页 |
| ·蛋白定量的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0-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5页 |
| ·壳寡糖浓度对甘蔗叶片多酚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壳寡糖浓度对甘蔗叶片 PPO 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壳寡糖浓度对甘蔗叶片 PAL 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壳寡糖浓度对甘蔗叶片 POD 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 ·DNS 比色法测定还原糖条件的优化 | 第26-27页 |
| ·显色时间对还原糖测定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显色剂DNS 添加量对还原糖测定的影响 | 第27页 |
| ·甘蔗叶片几丁质酶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27-30页 |
| ·反应时间对甘蔗叶片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温度对甘蔗叶片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 第28-29页 |
| ·pH 值对甘蔗叶片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壳寡糖浓度对甘蔗叶片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壳寡糖处理后甘蔗叶片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1-35页 |
| ·第一天甘蔗叶片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1-32页 |
| ·第二天甘蔗叶片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2页 |
| ·第三天甘蔗叶片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 ·第四天甘蔗叶片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3页 |
| ·四天内蛋白含量的变化小结 | 第33-35页 |
| 4 讨论 | 第35-39页 |
| ·壳寡糖浓度对多酚及相关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DNS 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甘蔗叶片几丁质酶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 ·壳寡糖处理对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页 |
| ·壳寡糖处理后甘蔗叶片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7-39页 |
| 5 总结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