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1.1 催化裂化汽油性质及来源 | 第8页 |
1.2 汽油中的硫化物及其危害 | 第8-10页 |
1.3 汽油脱硫技术 | 第10-19页 |
1.3.1 加氢脱硫技术 | 第10-13页 |
1.3.2 非加氢脱硫技术 | 第13-14页 |
1.3.3 反应吸附脱硫技术 | 第14-19页 |
1.4 HZSM-5催化烯烃芳构化 | 第19-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原料配置 | 第23-24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7页 |
2.4 催化剂表征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4.1 X射线衍射 | 第27页 |
2.4.2 程序升温还原 | 第27-28页 |
2.4.3 N_2物理吸附-脱附 | 第28页 |
2.4.4 NH_3程序升温脱附 | 第28页 |
2.4.5 热重分析 | 第28-29页 |
2.4.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9页 |
2.5 催化剂反应吸附脱硫降烯烃性能评价 | 第29-34页 |
2.5.1 RADS脱硫实验装置及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9-30页 |
2.5.2 检测分析与原理 | 第30-34页 |
第3章 Ni-ZnO/HZSM-5催化剂的脱硫降烯烃性能研究 | 第34-58页 |
3.1 Ni/ZnO比对催化剂脱硫降烯烃效果的影响 | 第34-45页 |
3.1.1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4-37页 |
3.1.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45页 |
3.2 不同载体含量对催化剂脱硫降烯烃效果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 不同Si/Al比HZSM-5分子筛对催化剂的脱硫降烯烃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 催化剂再生后脱硫降烯烃效果的考察 | 第50-52页 |
3.5 不同载体催化剂脱硫和降烯烃的对比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4章 不同反应条件下Ni-ZnO/HZSM-5催化剂的脱硫降烯烃性能研究 | 第58-74页 |
4.1 催化剂对不同烯烃脱硫降烯烃效果的考察 | 第58-63页 |
4.1.1 Ni-ZnO/HZSM-5对C_5同分异构体烯烃的考察 | 第58-62页 |
4.1.2 Ni-ZnO/HZSM-5对C_5和C_6同系物烯烃的考察 | 第62-63页 |
4.2 工艺条件对催化剂脱硫降烯烃的影响 | 第63-71页 |
4.2.1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3 氢油比的影响 | 第67-69页 |
4.2.4 质量空速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74-75页 |
5.3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