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双齿螯合型Z-选择性钌卡宾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烯烃复分解反应概述第9-13页
        1.1.1 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发现与发展第9-11页
        1.1.2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催化机理第11-12页
        1.1.3 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类型第12-13页
    1.2 常见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简介第13-15页
        1.2.1 Schrock型催化剂第13-14页
        1.2.2 Grubbs型催化剂第14-15页
        1.2.3 Grubbs-Hoveyda型催化剂第15页
    1.3 Z-选择性钌卡宾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发展第15-17页
    1.4 本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基础实验部分第19-31页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19-21页
        2.1.1 实验仪器第19页
        2.1.2 试剂的来源与规格第19-21页
    2.2 溶剂和试剂的处理第21页
    2.3 Grubbs第一代催化剂的制备第21-23页
        2.3.1 苯甲醛-对甲基苯磺酰腙的制备第21-22页
        2.3.2 RuCl2(PPh3)3 的制备第22页
        2.3.3 三环己基磷的制备第22-23页
        2.3.4 Grubbs第一代催化剂的制备第23页
    2.4 Grubbs第二代催化剂的制备第23-25页
        2.4.1 N-N'-二(2,4,6-三甲基)苯基乙二亚胺的制备第23-24页
        2.4.2 N-N'-二(2,4,6-三甲基)苯基乙二胺的制备第24页
        2.4.3 N-N'-二(2,4,6-三甲基)苯基二氢咪唑氯代盐的制备第24页
        2.4.4 Grubbs第二代催化剂的制备第24-25页
    2.5 Grubbs-Hoveyda第二代催化剂的制备第25-26页
        2.5.1 邻异丙氧基苯乙烯的制备第25页
        2.5.2 Grubbs-Hoveyda第二代催化剂的制备第25-26页
    2.6 底物的制备第26-31页
        2.6.1 4-(4-硝基苯氧基)-1-丁烯的制备第26页
        2.6.2 4-邻苯二甲酰亚胺基-1-丁烯的制备第26-27页
        2.6.3 6-(4-硝基苯氧基)-1-己烯的制备第27页
        2.6.4 6-邻苯二甲酰亚胺基-1-己烯的制备第27页
        2.6.5 苯甲酸烯丙酯的制备第27-28页
        2.6.6 6-(苯甲酰氧基)-1-己烯的制备第28页
        2.6.7 3-(对硝基苯胺基)-1-丙烯的制备第28-29页
        2.6.8 4-(3-丁烯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第29页
        2.6.9 4-(5-己烯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备第29页
        2.6.10 2-(3-丁烯氧基)苯甲醛的制备第29-30页
        2.6.11 10-十一烯苯甲酸酯的制备第30-31页
第3章 1,2-二巯基邻碳硼烷螯合型钌卡宾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第31-43页
    3.1 选题背景第31-32页
    3.2 合成路线第32-33页
    3.3 实验部分第33-35页
        3.3.1 仪器与试剂第33页
        3.3.2 配体及目标催化剂的合成第33-34页
        3.3.3 催化剂8 的稳定性研究第34-35页
        3.3.4 催化剂8 的催化研究第35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3.4.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35-38页
        3.4.2 催化剂8 的稳定性研究第38页
        3.4.3 催化剂8 的催化研究第38-40页
        3.4.4 催化产物结构表征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3,4-二巯基-3-环丁烯-1,2-二酮螯合型钌卡宾烯烃复分解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第43-61页
    4.1 选题背景第43-44页
    4.2 合成路线第44页
    4.3 实验部分第44-47页
        4.3.1 仪器与试剂第44-45页
        4.3.2 配体及目标催化剂的合成第45-46页
        4.3.3 催化剂8 的催化研究第46-4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4.4.1 配体及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47-49页
        4.4.2 催化剂8 的晶体结构第49-53页
        4.4.3 催化剂8 的催化研究第53-55页
        4.4.4 产物结构表征第55-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5-76页
附录1:简写符号及其意义第76-77页
附录2:部分化合物的NMR图谱第77-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环糊精超分子的吸附分离材料研究
下一篇:乙醇法1,3-丁二烯生产相平衡及工艺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