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4-23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第14-16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第14页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第14-16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第16-21页
        2.2.1 第三方支付第17-19页
        2.2.2 P2P网贷第19-20页
        2.2.3 大数据金融第20页
        2.2.4 众筹第20页
        2.2.5 互联网金融门户第20-21页
    2.3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3.1 长尾理论第21页
        2.3.2 平台经济学理论第21-22页
        2.3.3 金融中介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分析第23-34页
    3.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与现状第23-24页
        3.1.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第23-24页
        3.1.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第24页
    3.2 互联网金融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影响第24-31页
        3.2.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第25-29页
        3.2.2 互联网金融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分析第29-31页
    3.3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实践和加快发展的必要性第31-34页
        3.3.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实践第31-33页
        3.3.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第33-34页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分析及策略选择第34-39页
    4.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第34-36页
        4.1.1 资金规模与网点规模大第34页
        4.1.2 品牌信用佳第34-35页
        4.1.3 产品多元化第35页
        4.1.4 服务质量优第35页
        4.1.5 风险管控强第35-36页
    4.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劣势第36-37页
        4.2.1 管理机制滞后第36-37页
        4.2.2 人才储备不足第37页
        4.2.3 创新能力缺乏第37页
    4.3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选择第37-39页
第五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对策第39-47页
    5.1 以业务管理流程优化为切入点提高运营效率第39-40页
    5.2 明确市场定位促进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第40-41页
    5.3 开发互联网金融门户以把握市场趋势及客户偏好第41-42页
    5.4 推动渠道合作进一步实现与互联网企业的平台互动第42-43页
    5.5 提高服务水平助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第43-44页
    5.6 借助优质人才引进提升企业整体学习创新能力第44-45页
    5.7 强化风险管控以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第45-46页
    5.8 巩固传统金融业务特色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保驾护航第46-47页
第六章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务可持续增长下科技型公司融资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农业银行DY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