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4-23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6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 第14-16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 第16-21页 |
2.2.1 第三方支付 | 第17-19页 |
2.2.2 P2P网贷 | 第19-20页 |
2.2.3 大数据金融 | 第20页 |
2.2.4 众筹 | 第20页 |
2.2.5 互联网金融门户 | 第20-21页 |
2.3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3.1 长尾理论 | 第21页 |
2.3.2 平台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2.3.3 金融中介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34页 |
3.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与现状 | 第23-24页 |
3.1.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3.1.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 | 第24页 |
3.2 互联网金融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 第24-31页 |
3.2.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25-29页 |
3.2.2 互联网金融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分析 | 第29-31页 |
3.3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实践和加快发展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3.3.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实践 | 第31-33页 |
3.3.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分析及策略选择 | 第34-39页 |
4.1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 第34-36页 |
4.1.1 资金规模与网点规模大 | 第34页 |
4.1.2 品牌信用佳 | 第34-35页 |
4.1.3 产品多元化 | 第35页 |
4.1.4 服务质量优 | 第35页 |
4.1.5 风险管控强 | 第35-36页 |
4.2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 第36-37页 |
4.2.1 管理机制滞后 | 第36-37页 |
4.2.2 人才储备不足 | 第37页 |
4.2.3 创新能力缺乏 | 第37页 |
4.3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选择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对策 | 第39-47页 |
5.1 以业务管理流程优化为切入点提高运营效率 | 第39-40页 |
5.2 明确市场定位促进构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优势 | 第40-41页 |
5.3 开发互联网金融门户以把握市场趋势及客户偏好 | 第41-42页 |
5.4 推动渠道合作进一步实现与互联网企业的平台互动 | 第42-43页 |
5.5 提高服务水平助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 第43-44页 |
5.6 借助优质人才引进提升企业整体学习创新能力 | 第44-45页 |
5.7 强化风险管控以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 第45-46页 |
5.8 巩固传统金融业务特色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保驾护航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