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SRC结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SRC异形柱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增量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5 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OpenSees 介绍及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23-38页 |
2.1 OpenSees 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30页 |
2.2.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4-28页 |
2.2.2 纤维截面模型 | 第28页 |
2.2.3 单元模型 | 第28-29页 |
2.2.4 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2.5 计算结果的输出 | 第30页 |
2.3 SRC异形柱试验框架介绍 | 第30-35页 |
2.4 有限元模型合理性验证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SRC 异形柱框架基于 IDA 易损性分析 | 第38-52页 |
3.1 概述 | 第38-39页 |
3.2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3.2.1 IDA方法基本原理 | 第39页 |
3.2.2 地震动强度指标及损伤指标的选用 | 第39-40页 |
3.2.3 增量动力分析地震强度指标调幅方法 | 第40页 |
3.2.4 地震记录的选取的方法 | 第40-41页 |
3.2.5 IDA曲线统计方法 | 第41-42页 |
3.3 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42页 |
3.3.1 易损性分析方法原理 | 第42页 |
3.3.2 易损性分析极限状态定义 | 第42页 |
3.3.3 易损性分析统计方法 | 第42页 |
3.4 SRC异形柱框架增量动力分析 | 第42-48页 |
3.4.1 地震动记录选取 | 第42-43页 |
3.4.2 增量动力分析 | 第43页 |
3.4.3 PGA 与 S_a(T1,ξ)有效性对比 | 第43-48页 |
3.5 SRC异形柱框架易损性分析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SRC 异形柱框架基于 IDA 最弱失效模式分析及优化 | 第52-71页 |
4.1 概述 | 第52-53页 |
4.2 基于IDA法失效模式识别及优化 | 第53-70页 |
4.2.1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失效模式识别 | 第54-59页 |
4.2.2 最弱失效模式优化 | 第59-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考虑倒塌概率SRC异形柱框架易损性分析 | 第71-76页 |
5.1 概述 | 第71页 |
5.2 易损性分析修正法 | 第71-73页 |
5.2.1 易损性分析直接修正法 | 第71-72页 |
5.2.2 易损性分析间接修正法 | 第72-73页 |
5.3 修正后易损性分析的结果 | 第73-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