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关系本位”视野下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机构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4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4页
    五、论文结构第14-15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5-16页
第一章 中西方社会结构与文化差异下的社会工作第16-24页
    第一节 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第16-19页
        一、权利本位与团体格局社会下的个人价值观第16-17页
        二、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及早期社会工作实践第17-19页
        三、现代西方社会工作特征第19页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的助人工作第19-24页
        一、“关系本位”与差序格局下的中国社会第19-21页
        二、中国民间互济体系与政府助人系统第21-22页
        三、中国助人工作的特征及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第22-24页
第二章 社工与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与社会关系第24-30页
    第一节 社工与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第24-26页
        一、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第24-25页
        二、社会工作方法技巧第25页
        三、社工与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界限第25-26页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社工与案主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第26-30页
        一、强专业关系、强社会关系第26-27页
        二、强专业关系、弱社会关系第27-28页
        三、弱专业关系、强社会关系第28页
        四、弱专业关系、弱社会关系第28-30页
第三章 不同关系的实践及其效果第30-41页
    第一节 不同关系类型实践特征分析第30-37页
        一、强专业关系、强社会关系第30-34页
        二、强专业关系、弱社会关系第34-35页
        三、弱专业关系、强社会关系第35-36页
        四、弱专业关系、弱社会关系第36-37页
    第二节 不同关系类型效果分析第37-41页
        一、不同关系类型差异对比分析第37-38页
        二、相关方对不同关系类型的效果评价第38-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4页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要融汇中西第41页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要兼顾其“社会性”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探究--以上海市HZ司法所为例
下一篇:台湾地区罪错青少年的社会化处遇研究--以少年司法和社会工作的整合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