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关于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国外关于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三) 国内关于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四) 简要评价 | 第15-16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二) 比较分析法 | 第16页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16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 探索构建“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运作”的青少年社工服务模式 | 第16页 |
(二) 提出建立一支复合型的青少年社工队伍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概述 | 第18-27页 |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与青少年社工概念 | 第18-20页 |
(一)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概念 | 第18页 |
(二) 青少年社会工作 | 第18-19页 |
(三) 青少年社工的涵义 | 第19-20页 |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根源分析 | 第20-22页 |
(一) 内在原因 | 第20-21页 |
(二) 外在原因 | 第21-22页 |
三、青少年社工的重点服务人群 | 第22-24页 |
(一) 社会闲散青少年 | 第22-23页 |
(二) 留守儿童 | 第23页 |
(三) 流浪乞讨青少年 | 第23页 |
(四) 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 | 第23页 |
(五) 罪错、不良行为青少年 | 第23-24页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本文的适用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鞍山市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7-37页 |
一、鞍山市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概况与成就 | 第27-32页 |
(一) 工作总体状况 | 第27-28页 |
(二) 工作内容及流程 | 第28-30页 |
(三) 工作优势 | 第30-31页 |
(四) 工作成效 | 第31-32页 |
二、鞍山市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 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职业化体系不健全 | 第32页 |
(二) 政府资金投入不够 | 第32-33页 |
(三) 青少年社工的社会认同度低 | 第33页 |
(四) 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业优势仍需提升 | 第33页 |
(五) 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服务阵地功能不完善 | 第33-34页 |
三、鞍山市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4-37页 |
(一) 政府缺乏对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合理设计 | 第34页 |
(二) 政府财力有限、重视不够 | 第34-35页 |
(三) 政府宣传引导不足 | 第35页 |
(四) 尚未建立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第35页 |
(五) 政府对社会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完善鞍山市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 第37-43页 |
一、强化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一) 建立健全适合地方实际的工作制度 | 第37-38页 |
(二) 政府主导打造一支复合型的青少年社工队伍 | 第38页 |
二、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 第38-39页 |
(一) 政府应积极推动青少年服务实现政府购买 | 第38-39页 |
(二) 政府应鼓励社会资金的进入以提供资金保障 | 第39页 |
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专业服务能力 | 第39-40页 |
(一) 做好岗前、岗后培训提高社工的综合素质 | 第39-40页 |
(二) 搭建平台建立社工人才输送通道 | 第40页 |
四、加强宣传提升公众对青少年社工的认知程度 | 第40-41页 |
(一) 利用好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加强宣传 | 第40-41页 |
(二) 抓住主流媒体、用活新媒体手段扩大宣传范围 | 第41页 |
五、整合多方资源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阵地建设 | 第41-43页 |
(一) 依托共青团组织活动阵地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平台建设 | 第41-42页 |
(二) 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网络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5页 |
一、青少年社工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第43页 |
二、模式创新与队伍建设是青少年社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点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