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盐法志》所见盐商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3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6-11页 |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选题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两浙盐法志》沿革 | 第13-21页 |
第一节 李卫《两浙盐法志》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延丰《两浙盐法志》 | 第15-18页 |
第三节 杨昌濬《两浙盐法志》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两浙地区盐商的组成及管理 | 第21-38页 |
第一节 明清时期两浙地区盐商的组成 | 第21-25页 |
第二节 政府对两浙盐商的管理 | 第25-38页 |
一、设置榷盐机构 | 第26-27页 |
二、行盐有途 | 第27-28页 |
三、严格掣验 | 第28-31页 |
四、政府管理下的经营方式 | 第31-32页 |
五、恤商政策 | 第32-35页 |
六、处理盐商犯法 | 第35-38页 |
第三章 两浙盐商的社会活动和贡献 | 第38-46页 |
第一节 两浙盐商的“贾而好儒”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 第38-41页 |
一、两浙盐商“贾而好儒”的原因 | 第38-39页 |
二、“贾而好儒”的具体表现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两浙盐商对两浙地区书院的建设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两浙盐商的报效 | 第43-46页 |
第四章 两浙盐商与两浙商籍 | 第46-50页 |
第一节 商籍的由来 | 第46-47页 |
第二节 两浙盐商与两浙商籍 | 第47-50页 |
一、两浙盐商在两浙商籍设立中的作用 | 第47-48页 |
二、两浙商籍对两浙盐商的影响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