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蒸发与蒸散论文

基于SEBS模型的岔口小流域地表蒸散量估算研究

摘要第7-8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蒸散量遥感估算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1-13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3-16页
    2.1 地理位置第13页
    2.2 地形地貌第13-14页
    2.3 气候特征第14页
    2.4 水文情况第14页
    2.5 土壤和植被第14-15页
    2.6 社会经济概况第15-16页
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16-19页
    3.1 数据来源第16-17页
        3.1.1 Landsat 8数据第16-17页
        3.1.2 气象数据第17页
        3.1.3 地形数据第17页
        3.1.4 MOD-16数据第17页
    3.2 数据预处理第17-19页
        3.2.1 辐射定标第17-18页
        3.2.2 大气校正第18页
        3.2.3 MOD-16产品预处理第18-19页
4 SEBS模型及其原理第19-27页
    4.1 SEBS模型简介第19页
    4.2 地表参数的获取第19-22页
        4.2.1 地表宽波段反照率第19-20页
        4.2.2 地表比辐射率第20-21页
        4.2.3 地表温度第21页
        4.2.4 叶面指数第21-22页
    4.3 各能量分量的确定第22-25页
        4.3.1 净辐射通量第22-23页
        4.3.2 土壤热通量第23页
        4.3.3 显热通量第23-25页
    4.4 蒸发比第25-26页
    4.5 实际蒸散量第26-27页
5 蒸散量估算结果及验证第27-35页
    5.1 蒸散量时间尺度扩展第27-29页
        5.1.1 蒸散发日尺度扩展第27-28页
        5.1.2 蒸散发长时间尺度扩展第28-29页
    5.2 日蒸散量估算结果第29页
    5.3 蒸散量结果验证第29-35页
        5.3.1 日蒸散发结果验证第30-32页
        5.3.2 基于MOD-16产品的结果验证第32-33页
        5.3.3 验证结果分析第33-35页
6 岔口小流域地表蒸散格局与分析第35-40页
    6.1 地表蒸散空间分布第35-36页
    6.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散量分布特征第36-37页
    6.3 蒸散量时间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37-38页
        6.3.1 蒸散量与气候因素第37页
        6.3.2 蒸散量与地表温度、NDVI第37-38页
    6.4 蒸散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第38-40页
        6.4.1 蒸散量空间分布与地表温度、NDVI第38页
        6.4.2 蒸散量空间分布与地形参数第38-4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0-42页
    7.1 研究结论第40页
    7.2 创新点与不足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Abstract第45-46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阴影检测与去除算法的实现--以左权县为例
下一篇:稀土掺杂硫氧化钆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