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类石墨型氮化碳概述 | 第10-17页 |
1.1.1 氮化碳的历史 | 第10页 |
1.1.2 g-C_3N_4的结构和性质 | 第10-11页 |
1.1.3 g-C_3N_4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机理 | 第11页 |
1.1.4 g-C_3N_4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1.1.5 g-C_3N_4的改性 | 第13-17页 |
1.2 类石墨型氮化碳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 第22-24页 |
2.1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g-C_3N_4/AgVO_3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 第24-33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3.2.1 g-C_3N_4/AgV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4-25页 |
3.2.2 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3.3.1 结构与形貌 | 第25-28页 |
3.3.2 光学性质分析 | 第28-29页 |
3.3.3 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 第29-31页 |
3.3.4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CNQDs/Ag/Bi_2MoO_6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 第33-41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4.2.1 CNQDs/Ag/Bi_2MoO_6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4.2.2 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34-35页 |
4.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3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4.3.1 结构与形貌 | 第35-37页 |
4.3.2 光学性质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37-38页 |
4.3.3 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4.3.4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CNQDs/InVO_4/BiVO_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 第41-51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5.2.1 CNQDs/InVO_4/BiV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1-43页 |
5.2.2 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43页 |
5.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4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0页 |
5.3.1 结构与形貌 | 第43-46页 |
5.3.2 光学性质分析 | 第46-47页 |
5.3.3 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5.3.4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g-C_3N_4/Ag/BiVO_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 第51-60页 |
6.1 引言 | 第51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6.2.1 g-C_3N_4/Ag/BiV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1-53页 |
6.2.2 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53页 |
6.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5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6.3.1 结构与形貌 | 第53-55页 |
6.3.2 光学性质分析 | 第55-56页 |
6.3.3 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 第56-57页 |
6.3.4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57-5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