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创新点 | 第5-13页 |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 中文摘要 | 第14-19页 |
| Abstract | 第19-2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4-32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24-29页 |
| 一、艾滋病流行现状 | 第24-27页 |
| 二、男男性行为人群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 第27页 |
| 三、湖北省针对MSM人群干预措施概述 | 第27-28页 |
| 四、既往MSM人群干预效果评价概述 | 第28-29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29-30页 |
| 一、研究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 二、研究的可行性 | 第30页 |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30-32页 |
| 一、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 第30-31页 |
| 二、研究的主要逻辑思路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基于场所-活动密度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横断面评估 | 第32-62页 |
| 第一节 评估内容 | 第32页 |
| 第二节 评估方法 | 第32-40页 |
| 第三节 评估结果 | 第40-60页 |
| 一、评估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与HIV初筛情况 | 第40-43页 |
| 二、评估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43-49页 |
| 三、评估对象性行为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49-55页 |
| 四、评估对象艾滋病服务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第55-60页 |
| 第四节 本章讨论 | 第60-61页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三章 基于SSM方法艾滋病干预机构干预效果评估 | 第62-80页 |
| 第一节 评估内容 | 第62-63页 |
| 第二节 评估方法 | 第63-64页 |
| 一、资料系统回顾与情报收集 | 第63页 |
| 二、综合评分法 | 第63-64页 |
| 第三节 评估结果 | 第64-78页 |
| 一、各地区艾滋病干预结果综合评分结果 | 第64-76页 |
| 二、评估机构SSM得分聚类分析 | 第76-78页 |
| 第四节 本章讨论 | 第78-79页 |
| 一、不同级别的干预机构干预效果不一致 | 第78页 |
| 二、影响当前干预机构干预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78-79页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四章 MSM人群艾滋病干预模式研究 | 第80-87页 |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80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80-81页 |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81-85页 |
| 第四节 本章讨论 | 第85-86页 |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研究 | 第87-97页 |
| 第一节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概述 | 第87-88页 |
| 第二节 模型构建方法 | 第88-95页 |
| 第三节 本章讨论 | 第95-97页 |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97-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 综述 | 第105-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 附件一 同志健康调查表 | 第120-125页 |
| 附件二 机构评分表 | 第125-126页 |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126-127页 |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