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序论 | 第13-18页 |
第1章 孵育法制备壳聚糖-PEI/DNA复合纳米粒的表征及体外评价 | 第18-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仪器 | 第18页 |
·试剂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 第19页 |
·壳聚糖纳米粒的检测 | 第19页 |
·PEI修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 第19页 |
·复合物的粒径测定 | 第19页 |
·复合物形态考察 | 第19页 |
·细胞毒性考察 | 第19-20页 |
·体外转染考察 | 第20-2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1-31页 |
·凝胶阻滞电泳 | 第21-23页 |
·粒径及电位测定: | 第23-25页 |
·复合物形态观察 | 第25页 |
·细胞毒烂测定: | 第25-28页 |
·细胞转染研究 | 第28-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第2章 合成法制备壳聚糖-PEI/DNA复合纳米粒的表征及体外评价 | 第33-4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仪器 | 第33页 |
·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CHI-PEI(CP)的制备 | 第34页 |
·核磁检测 | 第34页 |
·载体材料细胞毒性检测 | 第34-35页 |
·CP/DNA纳米粒的制备 | 第35页 |
·CP/DNA纳米粒凝胶电泳检测 | 第35页 |
·CP/DNA纳米粒粒径及电位测定 | 第35页 |
·CP/DNA形态考察 | 第35页 |
·CP/DNA纳米粒细胞毒性检测 | 第35-36页 |
·CP携载EGFP质粒转染效果考察 | 第36页 |
·CP携载pGL3质粒转染效果考察 | 第36-37页 |
·CP/DNA入胞机制考察 | 第37页 |
·CP/DNA入核考察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CP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0页 |
·凝胶阻滞电泳 | 第40-41页 |
·CP/DNA纳米粒料径及电位 | 第41-42页 |
·CP/DNA形态学评价 | 第42页 |
·CP及CP/DNA安全性评价 | 第42-44页 |
·CP/DNA转染效率评价 | 第44-46页 |
·CP/DNA转染机制评价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壳聚糖-PEI-特异性靶向肽段的合成及复合纳米粒的表征及体外评价 | 第49-5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仪器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CP-peptide(CPT)材料的合成 | 第50页 |
·CPT的表征 | 第50页 |
·CPT的紫外检测 | 第50页 |
·CPT/DNA在不同细胞上的特异性转染 | 第50-51页 |
·竞争抑制试验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CPT的制备及表征 | 第52-56页 |
·CPT的特异性靶向转染 | 第56-57页 |
·多肽对CPT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携载治疗基因的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抑瘤评价 | 第59-6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9-60页 |
·仪器 | 第59页 |
·试剂: | 第59-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CP,CPT在H22细胞上的体外毒性评价 | 第60页 |
·CP,CPT在H22细胞上的转染 | 第60-61页 |
·趋化性细胞因子转染的H22细胞的小鼠接种实验 | 第61页 |
·携载白介素质粒的复合载体体内抑瘤效果评价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9页 |
·纳米粒在H22细胞上的体外毒性评价 | 第62-63页 |
·纳米粒在H22细胞上体外转染的评价 | 第63页 |
·携载趋化性细胞因子的载体对小鼠体表接种的H22细胞抑制实验 | 第63-65页 |
·携载白介素质粒的复合载体体内抑瘤效果评价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综述:阳离子多聚物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 | 第73-9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