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难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研究价值 | 第15页 |
(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理论概述 | 第16-24页 |
一、大众传播 | 第16-18页 |
(一)传播的起源和定义 | 第16页 |
(二)大众传播的涵义和特点 | 第16-18页 |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第18页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 | 第18-24页 |
(一)廉洁与廉政的涵义 | 第18-19页 |
(二)廉洁教育的涵义和意义 | 第19-21页 |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概述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江苏省大学生廉洁意识与教育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三)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一)个人因素 | 第32-33页 |
(二)学校因素 | 第33-34页 |
(三)社会因素 | 第34页 |
(四)家庭因素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大众传播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36-46页 |
一、大众传播模式下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40页 |
(一)基于大众传播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模式分析 | 第36-38页 |
(二)基于大众传播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要素分析 | 第38-40页 |
二、大众传播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第40-46页 |
(一)大众传播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的机遇 | 第40-43页 |
(二)大众传播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的挑战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视域下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对策 | 第46-58页 |
一、加强对社会信息系统的监督和管理 | 第46-48页 |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 第46-47页 |
(二)坚持法制原则加强对大众传播的管控 | 第47-48页 |
二、提高大众传播从业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 | 第48-50页 |
(一)提高大众传播从业者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49-50页 |
(二)加强大众传播从业者的廉洁自律意识 | 第50页 |
三、培育廉洁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 第50-53页 |
(一)强化廉洁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 第51-52页 |
(二)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 第52-53页 |
四、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资源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 | 第53-58页 |
(一)利用大众传播资源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效果 | 第53-55页 |
(二)依托校园媒介开展多样的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