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2章 报告厅建筑 | 第11-25页 |
2.1 报告厅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2 报告厅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2.3 报告厅建筑概论 | 第12-14页 |
2.4 音质厅堂空间造型和体量 | 第14-25页 |
2.4.1 一般剧院厅堂形式分析 | 第14-20页 |
2.4.1.1 岛式舞台 | 第15页 |
2.4.1.2 延伸台式舞台 | 第15-16页 |
2.4.1.3 尽端式舞台 | 第16-17页 |
2.4.1.4 黑匣子剧院 | 第17页 |
2.4.1.5 庭院式剧院 | 第17-18页 |
2.4.1.6 镜框式剧院 | 第18-19页 |
2.4.1.7 会议式剧院 | 第19-20页 |
2.4.2 观众厅设计规定 | 第20-25页 |
第3章 厅堂音质设计理论基础 | 第25-37页 |
3.1 音质设计原则 | 第26-30页 |
3.1.1 厅堂音质设计应具有合适的响度 | 第27-28页 |
3.1.2 厅堂音质设计应具有高的清晰度和均匀度 | 第28-29页 |
3.1.3 厅堂音质设计应具有足够的丰满度 | 第29页 |
3.1.4 厅堂音质设计应具有无回声和颤动回声 | 第29-30页 |
3.2 声学设计物理指标 | 第30-37页 |
3.2.1混响时间T60 | 第30-31页 |
3.2.2 早期混响时间EDT | 第31-32页 |
3.2.3清晰度D50 | 第32-33页 |
3.2.4明晰度C80 | 第33页 |
3.2.5 侧向声能指标LE | 第33页 |
3.2.6 快速语言传输指数RASTI | 第33-34页 |
3.2.7 脉冲响应图 | 第34页 |
3.2.8 背景噪声 | 第34-37页 |
第4章 厅堂音质设计方案及要点 | 第37-55页 |
4.1 吊顶、墙面、地面等部位声学造型、构造及材料的选择 | 第37-47页 |
4.1.1 吸声材料概述 | 第37-42页 |
4.1.2 吊顶、墙体、地面声学材料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4.1.2.1 报告厅观众厅吊顶: | 第42页 |
4.1.2.2 报告厅观众厅侧墙 | 第42-43页 |
4.1.2.3 报告厅观众厅后部区域墙体 | 第43-44页 |
4.1.2.4 报告厅地面 | 第44页 |
4.1.3 常用声学材料实例分析 | 第44-47页 |
4.1.3.1 木丝吸音板(图4-28) | 第44-45页 |
4.1.3.2 木质吸音板(图4-29) | 第45-47页 |
4.2 观众席座椅的声学要求 | 第47-55页 |
4.2.1 观众席座椅的排布 | 第49-50页 |
4.2.2 座椅材料的选择 | 第50-55页 |
4.2.2.1 站脚 | 第50页 |
4.2.2.2 扶手 | 第50-51页 |
4.2.2.3 坐席座包 | 第51页 |
4.2.2.4 观众席座椅背包 | 第51-55页 |
第5章 建筑声学计算机模拟分析 | 第55-67页 |
5.1 软件介绍 | 第55页 |
5.2 声学模拟结果 | 第55-66页 |
5.2.1 声场不均匀度模拟结果 | 第56-58页 |
5.2.2 混响时间模拟结果 | 第58-60页 |
5.2.3 C80模拟结果 | 第60-61页 |
5.2.4 D50模拟结果 | 第61-63页 |
5.2.5 侧向声能LE模拟结果 | 第63-65页 |
5.2.6 RASTI模拟结果 | 第65-66页 |
5.3 计算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第6章 报告厅声学装修设计实例分析 | 第67-87页 |
6.1 项目概述 | 第67-70页 |
6.2 报告厅及其附属房间隔声降噪要求 | 第70-72页 |
6.3 阳光保险1#报告厅声学设计目标 | 第72-74页 |
6.3.1 本项目厅堂音质设计目标值 | 第72-73页 |
6.3.2 本项目背景噪声目标值 | 第73-74页 |
6.4 阳光保险1#报告厅声学装修材料分析 | 第74-78页 |
6.4.1 报告厅装修材料样板示意 | 第74页 |
6.4.2 报告厅装修材料声学指标示意表 | 第74-76页 |
6.4.3 报告厅装修材料实景 | 第76-78页 |
6.5 相关图纸 | 第78-80页 |
6.6 报告厅后期使用效果 | 第80-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