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驾驶策略的双电机电动汽车预测控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2.3 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措施 | 第11-12页 |
1.3 纯电动汽车多电机驱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纯电动汽车多电机驱动构型分类 | 第12-14页 |
1.3.2 纯电动汽车多电机驱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构型分析与参数匹配 | 第16-31页 |
2.1 双电机耦合驱动构型分析 | 第16-19页 |
2.1.1 单模式耦合驱动构型分析 | 第16-17页 |
2.1.2 双模式耦合驱动构型分析 | 第17-19页 |
2.1.3 多模式耦合驱动构型分析 | 第19页 |
2.2 多模式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设计 | 第19-24页 |
2.2.1 系统结构介绍 | 第19-21页 |
2.2.2 工作模式分析 | 第21-23页 |
2.2.3 性能优势分析 | 第23-24页 |
2.3 多模式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 第24-30页 |
2.3.1 参数匹配总体方案 | 第24页 |
2.3.2 参数匹配过程 | 第24-29页 |
2.3.3 参数匹配结果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驾驶风格识别研究 | 第31-46页 |
3.1 基于BPNN的驾驶风格识别方案 | 第31-33页 |
3.1.1 BPNN算法介绍 | 第31-32页 |
3.1.2 驾驶风格特征参数选择 | 第32-33页 |
3.2 驾驶风格识别实验系统设计 | 第33-40页 |
3.2.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3-34页 |
3.2.2 模拟驾驶界面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3.2.3 主控制器设计 | 第35-38页 |
3.2.4 上位机系统设计 | 第38-40页 |
3.3 驾驶风格识别过程与结果 | 第40-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多模式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46-62页 |
4.1 系统控制策略整体架构 | 第46页 |
4.2 整车需求转矩计算 | 第46-51页 |
4.2.1 基础转矩计算 | 第47-48页 |
4.2.2 辅助转矩计算 | 第48页 |
4.2.3 基于驾驶风格与工况识别的转矩控制策略 | 第48-51页 |
4.3 驱动系统模式控制策略 | 第51-58页 |
4.3.1 模式控制策略目标及方案 | 第51-54页 |
4.3.2 基于预测控制的模式切换策略优化 | 第54-58页 |
4.4 双电机耦合模式下的电机最优动力分配策略 | 第58-61页 |
4.4.1 TC模式下的转矩分配策略 | 第58-59页 |
4.4.2 SC模式下的转速分配策略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多模式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仿真分析 | 第62-75页 |
5.1 系统仿真模型设计 | 第62页 |
5.2 各部件仿真建模 | 第62-69页 |
5.2.1 电池仿真模型 | 第62-65页 |
5.2.2 电机仿真模型 | 第65-67页 |
5.2.3 工况与汽车动力学模型 | 第67页 |
5.2.4 控制策略模型 | 第67-68页 |
5.2.5 其他部件仿真模型 | 第68-69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9-74页 |
5.3.1 多电机耦合模式下动力分配仿真结果 | 第69-70页 |
5.3.2 典型工况下仿真试验分析 | 第70-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全文总结 | 第75页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