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论文

庆铁二线原油管道泄漏污染生态修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3页
    1.1 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第11页
        1.1.1 破坏土壤第11页
        1.1.2 污染水体第11页
        1.1.3 污染空气第11页
    1.2 水体石油污染的主要危害第11-12页
    1.3 项目背景第12页
    1.4 区域概况第12-16页
        1.4.1 地理位置及输油管线概况第12-13页
        1.4.2 自然条件第13-15页
        1.4.3 社会条件第15-16页
    1.5 生态修复技术第16-31页
        1.5.1 地表雨水径流收集及处置第16页
        1.5.2 水环境石油污染处理与修复第16-20页
        1.5.3 土壤环境石油污染处理与修复第20-26页
        1.5.4 生态护坡第26-31页
    1.6 应急抢险处理及前期处置措施第31-32页
    1.7 编制范围与原则第32-33页
第二章 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第33-39页
    2.1 现状调查范围第34-35页
    2.2 现状调查与监测分析的方法第35-36页
    2.3 现状调查及监测结果与评价第36-39页
        2.3.1 土壤第36-37页
        2.3.2 地表水第37页
        2.3.3 河流沉积物第37-38页
        2.3.4 河道边坡第38-39页
第三章 修复区域的选择及修复目标第39-43页
    3.1 修复区域选择的原则第39页
    3.2 修复区域选定第39-40页
        3.2.1 各要素污染程度修复判别标准第39-40页
        3.2.2 区域选定第40页
    3.3 修复目标第40-43页
第四章 生态修复技术优选第43-59页
    4.1 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第43-49页
        4.1.1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预研究及选择依据第43-47页
        4.1.2 土壤石油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第47-49页
    4.2 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第49-50页
    4.3 地表径流收集第50-53页
        4.3.1 地表雨水径流收集系统组成第51页
        4.3.2 各部分构造第51-52页
        4.3.3 土工膜施工要点第52-53页
        4.3.4 汇水量计算第53页
    4.4 土壤原位修复第53-54页
        4.4.1 微生物菌剂撒播第53-54页
        4.4.2 植物栽培第54页
    4.5 河流水体生态修复第54-57页
        4.5.1 生态修复坝建设数量及位置第55页
        4.5.2 文冠果壳生态修复坝结构第55-56页
        4.5.3 高效载酶吸附载体生态修复坝结构第56-57页
        4.5.4 生态修复坝的运行与调整第57页
    4.6 土壤置换及生态护坡第57-59页
        4.6.1 生态护坡形式第57页
        4.6.2 重要作业点河岸土壤置换及石笼护坡第57-58页
        4.6.3 喷播植草护坡范围及工程量第58页
        4.6.4 喷播植草护坡施工工艺第58-59页
第五章 项目实施第59-95页
    5.1 工程实施范围第59-62页
    5.2 设计方案完善第62-63页
    5.3 工程实施第63-78页
        5.3.1 地表径流收集工程第64-66页
        5.3.2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工程第66-72页
        5.3.3 河流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第72-77页
        5.3.4 河道生态护坡第77-78页
    5.4 项目实施成果第78-84页
        5.4.1 地表水第78-80页
        5.4.2 土壤第80-84页
    5.5 项目经济分析第84-85页
    附录1 地表水及其沉积物环境监测点位图第85-91页
    附录2 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图第91-95页
第六章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作者简介第10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楚雄彝族风格酒具设计
下一篇:立体图像深度估计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