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太阳能 | 第11页 |
1.2 太阳能电池 | 第11-12页 |
1.3 纤维太阳能电池 | 第12-15页 |
1.3.1 丝网太阳能电池 | 第12-13页 |
1.3.1.1 金属丝网太阳能电池 | 第12-13页 |
1.3.1.2 金属/非金属混合丝网太阳能电池 | 第13页 |
1.3.1.3 非金属丝网太阳能电池 | 第13页 |
1.3.2 双纤维结构太阳能电池 | 第13-14页 |
1.3.2.1 双金属纤维太阳能电池 | 第13-14页 |
1.3.2.2 金属/非金属双纤维太阳能电池 | 第14页 |
1.3.2.3 双非金属纤维太阳能电池 | 第14页 |
1.3.3 单纤维太阳能电池 | 第14-15页 |
1.4 单纤维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5-16页 |
1.5 有机纤维电极的构建 | 第16-21页 |
1.5.1 电极材料的选择 | 第16-18页 |
1.5.2 导电有机纤维 | 第18-20页 |
1.5.3 镀银有机纤维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6 有机-无机异质结结构在有机纤维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21-25页 |
1.6.1 有机-无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1.6.2 有机-无机异质结结构在纤维电池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1.7.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5页 |
1.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镀银导电纤维的制备和表征 | 第27-39页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7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7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3 纤维的预处理 | 第27-28页 |
2.3.1 除油和洗涤 | 第27-28页 |
2.3.2 粗糙化处理 | 第28页 |
2.4 纤维表面锡掺杂氧化铟(ITO)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4.1 锡掺杂氧化铟(ITO)溶胶的制备 | 第28页 |
2.4.2 锡掺杂氧化铟(ITO)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5 ITO层的敏化 | 第29页 |
2.6 银层的镀制 | 第29页 |
2.7 实验的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2.7.1 纤维形貌观察 | 第29页 |
2.7.2 纤维表面成分分析 | 第29-30页 |
2.7.3 纤维强力测试 | 第30页 |
2.7.4 纤维导电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8 复合结构镀银聚酯纤维的表征 | 第30-38页 |
2.8.1 聚酯纤维表面ITO层的表征 | 第30-32页 |
2.8.1.1 不同浸渍时间对ITO层的影响 | 第30-31页 |
2.8.1.2 不同涂覆次数对ITO层的影响 | 第31-32页 |
2.8.1.3 纤维表面ITO层的成分分析 | 第32页 |
2.8.2 镀银纤维表面银层的表征 | 第32-35页 |
2.8.2.1 银层与ITO浸渍时间的关系 | 第33页 |
2.8.2.2 银层与ITO层涂覆次数的关系 | 第33-34页 |
2.8.2.3 银层牢固程度的表征 | 第34-35页 |
2.8.2.4 镀银纤维表面成分分析 | 第35页 |
2.8.3 镀银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第35-37页 |
2.8.4 镀银纤维导电性能分析 | 第37-3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ZnO无机纳米棒状结构的调控和表征 | 第39-49页 |
3.1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3.3 镀银聚酯纤维表面ZnO有序棒状结构的制备 | 第39-41页 |
3.3.1 ZnO生长点的制备 | 第40页 |
3.3.1.1 ZnO生长点溶液的制备 | 第40页 |
3.3.1.2 ZnO生长点的处理 | 第40页 |
3.3.2 ZnO棒状结构的低温水浴生长 | 第40-41页 |
3.3.2.1 ZnO生长液的制备 | 第40页 |
3.3.2.2 ZnO棒状结构的低温水浴生长 | 第40页 |
3.3.2.3 实验方案 | 第40-41页 |
3.4 实验的表征方法 | 第41-42页 |
3.4.1 ZnO纳米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1页 |
3.4.2 ZnO纳米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1-42页 |
3.5 镀银聚酯纤维表面ZnO有序棒状结构的表征 | 第42-47页 |
3.5.1 ZnO棒状结构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2页 |
3.5.2 生长点处理对ZnO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3 Zn(NO3)2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4 表面活性剂比例的影响 | 第44页 |
3.5.5 生长液体积影响 | 第44-45页 |
3.5.6 生长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7 生长时间影响 | 第46-47页 |
3.5.8 静置处理的影响 | 第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基于有机纤维的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49-52页 |
4.1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4.3 基于有机纤维的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49-50页 |
4.3.1 ITO电极清洗 | 第49-50页 |
4.3.2 ZnO的敏化 | 第50页 |
4.3.3 电池的组装 | 第50页 |
4.4 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文章和会议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