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人格权商品化内涵及法律属性探析 | 第11-18页 |
2.1 人格权商品化的基本内涵 | 第11-14页 |
2.1.1 人格权商品化的发展和带来的问题 | 第11-12页 |
2.1.2 人格权商品化的原因及概念 | 第12-13页 |
2.1.3 人格权商品化对人格权的发展 | 第13-14页 |
2.2 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属性 | 第14-18页 |
2.2.1 财产权说 | 第14-15页 |
2.2.2 知识产权说 | 第15页 |
2.2.3 人格权说 | 第15-17页 |
2.2.4 新型权利说 | 第17页 |
2.2.5 明确我国人格权商品化性质 | 第17-18页 |
3 域外人格权商品化保护模式比较考察 | 第18-25页 |
3.1 英美法系 | 第18-21页 |
3.1.1 美国法中的形象权 | 第18-20页 |
3.1.2 英国法中的仿冒侵权之诉 | 第20-21页 |
3.2 大陆法系 | 第21-23页 |
3.2.1 德国法中的一般人格权 | 第21-22页 |
3.2.2 日本民法中的商品化权 | 第22-23页 |
3.3 对不同保护模式之评析 | 第23-24页 |
3.4 域外保护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5页 |
4 人格权商品化保护在我国的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4.1 人格权商品化保护在我国的司法现状 | 第25-28页 |
4.1.1 两起典型案例中的人格权商品化司法保护 | 第25-27页 |
4.1.2 我国人格权商品化司法保护的不足及原因 | 第27-28页 |
4.2 人格权商品化保护在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28-33页 |
4.2.1 人格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 | 第28-29页 |
4.2.2 知识产权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 | 第29-31页 |
4.2.3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 | 第31-33页 |
5 我国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33-41页 |
5.1 人格权独立成编争论下的人格权商品化保护 | 第33-36页 |
5.1.1 人格权独立成编对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的影响 | 第33-36页 |
5.1.2 人格权独立成编争论对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的启示 | 第36页 |
5.2 我国人格权商品化保护立法建议 | 第36-41页 |
5.2.1 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之理论构建 | 第37-38页 |
5.2.2 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 | 第38-39页 |
5.2.3 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之具体规制 | 第39-41页 |
6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