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EC多孔芯冷凝器的凝结传热特性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AMTEC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凝结传热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多孔芯冷凝器流动传热理论及物理数学模型 | 第19-33页 |
2.1 多孔介质的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2.2 界面追踪及相变处理方法 | 第23-27页 |
2.2.1 界面追踪方法 | 第23-25页 |
2.2.2 相变处理方法 | 第25-27页 |
2.3 多孔芯冷凝器的物理数学模型 | 第27-33页 |
2.3.1 物理模型 | 第27-28页 |
2.3.2 数学模型 | 第28-30页 |
2.3.3 数值求解 | 第30-31页 |
2.3.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31页 |
2.3.5 模型验证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3-55页 |
3.1 多孔芯冷凝器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 | 第33-36页 |
3.2 运行参数对冷凝器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36-43页 |
3.2.1 入口质量流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2 冷端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3 循环工质的影响 | 第40-43页 |
3.3 材料与结构参数对冷凝器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43-55页 |
3.3.1 多孔芯材料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2 多孔芯孔隙率与有效孔径的影响 | 第45-50页 |
3.3.3 出口与冷端的距离及出口半径的影响 | 第50-55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4.1 结论 | 第55-56页 |
4.2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A.UDF源代码 | 第63-65页 |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