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3 概率潮流算法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3.1 模拟法 | 第11-13页 |
| 1.3.2 解析法 | 第13-14页 |
| 1.3.3 近似法 | 第14-16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 2 基于改进UT的交直流混联电网概率潮流分析 | 第19-35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风电场和负荷的概率建模 | 第19-20页 |
| 2.3 AC/VSC-MTDC混联电网确定性潮流计算 | 第20-23页 |
| 2.3.1 VSC-MTDC系统潮流计算模型 | 第20-21页 |
| 2.3.2 VSC换流站的控制方式介绍 | 第21-22页 |
| 2.3.3 AC/VSC-MTDC混联电网潮流计算 | 第22-23页 |
| 2.4 无迹变换算法 | 第23-26页 |
| 2.4.1 传统的无迹变换算法 | 第23-25页 |
| 2.4.2 比例伸缩无迹变换算法 | 第25页 |
| 2.4.3 比例伸缩系数经验计算公式 | 第25-26页 |
| 2.5 概率潮流算法计算步骤 | 第26-27页 |
| 2.6 算例分析 | 第27-34页 |
| 2.6.1 测试系统和测试场景介绍 | 第27-29页 |
| 2.6.2 算法精度分析 | 第29-33页 |
| 2.6.3 算法速度分析 | 第33-34页 |
| 2.7 小结 | 第34-35页 |
| 3 基于STUT和加速NATAF变换的概率潮流算法研究 | 第35-53页 |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 3.2 NATAF变换 | 第36-38页 |
| 3.3 基于二分法求解NATAF变换 | 第38-39页 |
| 3.4 基于Gauss-Hermite多项式和多项式逼近求解NATAF变换 | 第39-41页 |
| 3.4.1 Gauss-Hermite多项式 | 第39-40页 |
| 3.4.2 多项式逼近理论 | 第40-41页 |
| 3.5 概率潮流算法计算步骤 | 第41-42页 |
| 3.6 算例分析 | 第42-51页 |
| 3.6.1 测试系统和运行场景介绍 | 第42-44页 |
| 3.6.2 NATAF变换新解法测试 | 第44-47页 |
| 3.6.3 算法精度分析 | 第47-50页 |
| 3.6.4 算法速度分析 | 第50-51页 |
| 3.7 小结 | 第51-53页 |
| 4 基于STUT和Copula理论的概率潮流算法研究 | 第53-63页 |
| 4.1 引言 | 第53页 |
| 4.2 相关性的定义 | 第53-54页 |
| 4.3 Copula理论 | 第54-55页 |
| 4.4 概率潮流算法计算步骤 | 第55-57页 |
| 4.5 算例分析 | 第57-61页 |
| 4.5.1 测试系统介绍 | 第57-59页 |
| 4.5.2 算法精度分析 | 第59-61页 |
| 4.5.3 算法速度分析 | 第61页 |
| 4.6 小结 | 第61-63页 |
| 5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附录 | 第73页 |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3页 |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